病毒病害严重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通过嫁接、扦插、根繁等常规无性繁殖的植物。由于病毒是通过维管束传导的,因此就会利用有维管束的营养体繁殖,把病毒传递下去,并且逐代积累,使病毒浓度越来越高。
由于目前尚未找到一种对防治病毒病很有效的化学药品,所以从植物本身入手,使之无毒化已成为解决病毒病害问题的首选。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脱病毒植株的性状明显优于感病植株。国外的许多果树花卉等作物都已实现无毒化栽培,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植物脱病毒通常可采用热处理、茎尖培养、茎尖微芽嫁接、热处理配合茎尖培养、热处理配合茎尖微芽嫁接等方法达到脱毒目的。热处理脱毒主要是利用有些病毒受热的不稳定性而使其失去活性,从而达到脱病毒的目的。一般采用35℃至55℃的热水或高温蒸气、高温空气处理,温度越高处理的时间越短。人们常将热处理中生长的新梢顶端嫩枝嫁接到无病毒砧木上,或进行进一步的茎尖培养或茎尖微芽嫁接以增大脱毒几率。
茎尖培养之所以能够除去病毒,是由于病毒主要是通过维管束传导的,所以在感病植株内的分布是不一致的。维管束越发达的部位,病毒分布越多。由于生长点内无组织分化,即尚未分化出维管束,所以不存在病毒。把茎尖生长点接种在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就能培养出无病毒植株。实验证明,茎尖培养脱毒效果好,后代遗传性稳定,还可同时脱除类病毒、细菌和真菌。
茎尖微芽嫁接法脱病毒是茎尖培养脱毒的一种改良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那些茎尖培养较困难的植物。所谓茎尖微芽嫁接就是在无菌条件下,将切取的茎尖经组织培养后嫁接到去顶的实生苗上。(由于实生苗是通过种子繁殖的,所以不带病毒)。待茎尖发育后,即可获得具有茎尖母本性状的无病毒植株。
通过以上方法培育出的苗木,还需要经过严格的鉴定,证明确实无病毒存在,才是真正的无病毒苗。常用的鉴定方法有指示植物法、抗血清鉴定法、生化法和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法等。脱毒苗的鉴定通常是在相关部门和权威机构的参与、指导和监督下进行的。
无病毒苗还需要很好地隔离保存,通常是将其种植在隔离网室中。隔离网以300目的网纱为好,网眼规格为0.4至0.5毫米,主要是防止蚜虫进入传播病毒。栽培土壤要严格消毒,并保证材料在与病毒严格隔离的条件下栽培。有时人们还将无病毒原种保存在海岛或高岭山地,这里气候凉爽、虫害少,有利于无病毒材料的保存。
脱毒苗在生产中应用,关键是要防止病毒的再感染。生产场所应根据病毒侵染途径做好土壤消毒和防蚜等工作。在新种植区、新种植地块,要较长时间才会再度感染;而曾种植过感病植株的重作区在短期内就可感染。各地应用无病毒苗时,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治病毒的再感染,一旦感染,就应重新采用无病毒苗,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