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柳原报道 由河南省林科院院长朱延林和程相军选育的林木品种———中华红叶杨,在历经5年多的观察、繁育后,于今年1月份进入了品种推广、销售阶段。 中华红叶杨是朱延林、程相军于2000年在林业育苗过程中发现的,美洲黑杨2025杨的一个芽变品种。他们利用扦插、嫁接等手段,对其进行繁殖。通过近3年的观察,发现中华红叶杨叶片的红色性状得以稳定的保留,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了解。之后,他们又花费了2年多时间进行繁育,现已培育出种芽,开始面向市场销售。 朱延林告诉记者,杨树品种的叶片色彩能呈现红色性状是极为少见的,这是中华红叶杨最突出的特色。中华红叶杨春季初发嫩叶时,叶片为深紫色,而后逐渐变成紫红色;7月至9月份,老叶变为褐绿色,嫩叶保持紫红色;10月至11月变为橘红色,侧枝的顶端以及叶脉、叶柄始终为红色。其叶色三季四变,彩化效果十分突出。中华红叶杨的生长速度也比较快,苗期一年的生长量可以达到3米左右。其发芽早,落叶晚,延长了观赏期。该品种雄性无飞絮,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中华红叶杨还继承了2025杨的很多优点,具有耐旱、抗寒、耐高温等特点。因此,中华红叶杨作为园林绿化的高大彩色乔木和速生用材的兼用树种,可广泛应用于城市及公路绿化中,用做草坪点缀、园林置景,能迅速形成大面积、高档次的园林景观。 朱延林说,目前苗木市场上的杨树品种虽然比较多,但中华红叶杨凭着彩叶及其他优良性状,相信会被消费者认可,在苗市上占有一席之地。他们正在积极扩大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