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保康县林业局自选课题《保康蜡梅种质资源调研与繁育技术》和《保康野生紫薇资源调研与开发》,分获湖北省襄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三等奖。
保康县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特别是拥有大面积的野生蜡梅群落和野生紫薇群落。为了有效保护这些野生种质资源,保康县林业局分别于1983年12月和1998年1月自选了蜡梅和紫薇的科研课题。在该局局长罗敏华、高级工程师戴振伦的主持下,保康县林业局经过种质调研、分类鉴定、研究立项和资料整理等大量工作,于2003年初获得此奖。
其中蜡梅课题根据对蜡梅植物的系统发育和分布规律的研究,结合古地理、古气候资料,讨论了蜡梅科的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的规律,并从花粉学、植物地理学和植物区系分类学三方面,对1984年以来国内相继发表的保康蜡梅、安徽蜡梅和簇花蜡梅做了归类区划。该课题不仅发现了一个新变种和四个变型,对蜡梅属的分类,植物资源学的研究起到补充作用,还发现了6万亩蜡梅天然林,共有100多万株,其中有梅龄110年、树高13.5米、胸径27.5厘米的大乔木,与蜡梅属于灌木的理论提法不同,较为新颖。
紫薇课题则以2万多亩50万株(其中树龄300年以上的古蔸5万多株)保康野生紫薇为主导,并以紫薇、南紫薇两个种的大面积野生紫薇群落为依托,开展品种改良和产业化生产,不仅建立了180亩的“中华紫薇林”,而且借助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为生物的生态环境研究和紫薇基因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湖北 王爱国 袁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