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被植物逐渐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地被菊的概念也越来越多地见诸报端及各类媒体,但实际所指却各不相同。因此,首先明确本文所谈到的地被菊的概念十分必要。地被菊是菊花家族中有别于盆栽艺菊、悬崖菊、切花菊及花坛用盆菊的又一新种群。其最大特点是多年生长,在北方寒冷地区可以陆地越冬,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瘠薄、抗病虫、抗盐碱能力,仅需粗放管理即可生长良好、连续开花。地被菊是在育种理论的指导下,经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长期选种、育种,并进行了大量区域性实验后产生的品种资源。矮生地被菊则是地被菊的第四代优选种群,具有植株低矮、着花繁密、不易倒伏的特点。
菊花作为全球产值最高的花卉之一,已经在切花、盆花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原有品种的抗逆性不够强,因此不得不在盆中栽培。
我国的地被菊育种研究开始于1961年,这一阶段的育种目标主要是选育抗性强的品种。1964至1965年,北京陶然亭公园对地被菊进行了初步应用,获得了良好效果。这类菊花主要是通过早菊与几种野生菊花人工授粉,在杂种苗中选出抗性强、耐粗放管理、开花量大、花色丰富的地栽小菊系列,如‘白羽’、‘小金泥’等。这是地被菊研发的第一阶段成果,但在文革期间品种遗失殆尽。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进入了地被菊育种的第二阶段。这一阶段的育种方向侧重选择着花繁密、抗性强、花期长的品种。育种结果满足了上述指标,但植株高度一般都在70至90厘米,开花时易倒伏,应用仍受到相当大的限制。 1985年开始的第三阶段地被菊育种,重点放在了低矮品种的选育上。地被菊的概念始于1987年,到1989年育成新品种20个,并在北京示范栽植了23.5万株。上述品种的高度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无法真正达到地被植物的标准,从1989年10月,我国又开始了第四阶段的育种工作。育种目标是进一步降低地被菊的高度,同时选育花期长、花色艳丽的新品种。这次培育出的矮生地被菊植株高度为40厘米以下,一些品种已可以保持在25厘米以下,但着花数均在每株200至300朵,是非常好的宿根地被植物。
在矮生地被菊的育种过程中,选出的品种先后被分发到我国南北各地进行初步区域性实验,特别以京津及三北地区为重点。区域实验结果表明,地被菊多数品种可以在极端最低温度达-41℃的乌鲁木齐及哈尔滨安全越冬。此外,矮生地被菊对氯气、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它可耐半阴乃至浓阴,甚至在全光照17%的条件下仍可生长,表现为植株略有徒长,花朵较少。矮生地被菊还具有较强的抗盐碱能力。1989年在天津汉沽区绿化物型盐碱地、1991年在山东德州硫酸盐碱地进行的耐盐碱实验表明,矮生地被菊的一些品种在8.23 ‰的氯型盐碱地和10‰的硫酸型盐碱地中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性。
我国著名园林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先生对矮生地被菊的选育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陈先生一贯主张“大地园林化”的育种方向,在这一方向指引下的观赏植物,应该具有这样的特点:植物品种抗性极强、适用性非常广泛、花色丰富、繁殖方法简单易行、栽培管理极其粗放,矮生地被菊则满足了上述特点。
以陆地宿根开花地被植物为目标选育而成的矮生地被菊,填补了城市绿化的生物多样性空白。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它能成为我们城市绿化事业中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