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扁蛾为鳞翅目辉蛾科扁蛾属昆虫,是世界性检疫性危险害虫。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巴西木等植物大量传入我国。在我国北方地区温室中牞因蔗扁蛾的危害,每年巴西木和发财树淘汰率都在50%以上,严重的可达90%以上牷在我国南方,蔗扁蛾的发生则更为普遍。
生物学特性
1.寄主和为害
蔗扁蛾的寄主植物范围很广,据报道有24科46种4变种。在国内主要危害巴西木、荷兰铁、发财树、天竺葵及棕榈科植物等。
钻蛀性是蔗扁蛾对寄主植物造成为害的主要形式,幼虫主要在巴西木、发财树等植株肉质皮层内上下蛀食,严重时,可将整段木桩的皮层全部蛀空,只剩薄薄一层外表皮,皮下充满粪屑。幼虫在茎表皮上咬有排粪通气孔,排出粪屑,最后使枝叶逐渐萎蔫、枯黄,直至整株枯死。
不同寄主植物因生理结构差异,被害症状有明显差异。巴西木表皮有较大裂纹,韧皮部较柔软,木质部坚硬,蔗扁蛾幼虫从上部切口或表皮直接侵入,取食其韧皮部,直到只剩表皮,手触有软感。后期树皮易剥离,剥离后可见堆满棕黑色虫粪;而在木质部取食较少。在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密布蛀道,蛀孔外可见蛀屑及粪便。蔗扁蛾成虫专门选择巴西木的伤口产卵,所以凡木桩上有伤口的受害就重。特别是木桩顶部的锯口,如封蜡不严受害就会较重。棕榈科植物因具有许多大的叶柄包裹着嫩叶和生长点,且木质部疏松,被害植物往往由于生长点被取食而死亡。发财树的木质部和韧皮部都比较疏松,由于常常是3-5株似辫子状扭在一起,其缝隙适宜初孵幼虫生活,常使整个树兜被钻蛀成蜂窝状,只剩表皮,被害处不断向茎上部和根部发展,表皮有很多蛀孔,受害处充满虫粪和碎木屑;较细的树干往往只剩下一层薄薄的表皮包裹着软软的虫粪。
2.发生特点
在北京,蔗扁蛾1年发生3至4代,以幼虫在温室盆栽花木的盆土中越冬;在南方发生更为频繁。幼虫常数头集中在一起,幼虫期长达4 5天,共7龄。老熟幼虫吐丝结茧化蛹,夏季多在木桩顶部或上部的表皮;秋冬季多在花盆土下结茧化蛹。羽化前蛹顶破丝茧和树表皮,蛹体一半外露。成虫羽化后,外露的蛹壳经久不落。成虫爬行迅速,可做短距离的飞行或跳跃,多在傍晚到午夜活动,白天基本不动。成虫有补充营养和趋糖的习性,趋光性不强。蔗扁蛾多数卵产在巴西木未完全展开的叶片和发财树生长衰弱枝条的交叉处,散产或集中块产,每块200多粒。幼虫孵化后吐丝下垂,很快钻入树皮内为害,很少暴露在寄主之外,可通过受害植株表面的虫粪查到。
3.传播途径
蔗扁蛾成虫飞行能力有限,主要靠幼虫、蛹随寄主植物远距离传播。国外也有在香蕉果实上发现害虫的报道。由于该虫危害隐蔽,早期不易被发觉,一旦传入,根除十分困难。
检验与检测
首先要看寄主植物的生长情况,若长势弱、萎蔫、枯黄就可能是蔗扁蛾为害所致牷其次看寄主植株上是否有虫孔、棕黑色粪屑以及蔗扁蛾成虫牞若有就肯定有蔗扁蛾的为害发生牷另外就是用手触摸寄主植株的表皮,感觉是否松软,若松软也能判断出有蔗扁蛾。
检疫与防治
必须认识到此虫的危害性、严重性,严禁带虫寄主植物继续从国外输入我国牞同时采取有效手段防止其在国内继续蔓延。发现后应采取隔离、火烧、深埋等措施。进口观赏植物材料应来自非疫区;进口后要进行疫情监测。加强花木交流和调运检疫的管理,一旦发现带虫寄主植物,应就地及时烧毁。
栽培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巴西木茎干。一旦发现,立即消灭。加强温室大棚盆栽巴西铁等寄主植株的换土工作,发现盆土中的越冬幼虫、蛹,应及时喷药消灭,以防止其繁殖与发育。
掌握各代卵的孵化期喷药1-2次,可用20%喹硫磷乳油1500倍,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喷洒茎杆。夏季发现虫害应及时喷药防治,尤其是秋冬季至开春前更要注意。将受害巴西木搬到室外阴凉处,用2 0%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80%敌百虫8000倍液、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每7天喷1次,连续喷洒茎杆3次。或用75%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40%甲基异柳磷乳剂1000倍液灌入盆中,也可用5 0%西维因粉剂1∶200倍混土,撒在花盆表土内,每隔15天施1次,连续2-3次,可杀死越冬幼虫。如要进行彻底杀灭,除对植株进行彻底清除外,还需对土壤进行杀蛹处理。另外,用磷化铝在密闭的温室、大棚中进行熏蒸处理也能杀死幼虫和成虫。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