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寇亚琴报道 北京生物防治工作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北京市林业生物防治研究推广中心已建立了1500平方米的天敌昆虫和病毒生产车间。顺利实现了管氏肿腿蜂、周氏啮小蜂、赤眼蜂、舞毒蛾病毒、杨扇舟蛾病毒等十几种天敌昆虫及昆虫病原体的周年工厂化生产。
生物防治是通过其他生物的作用来抑制和减少病原物的生存和活动,从而减轻病虫害发生的方法。通俗的解释就是“以虫治虫”、“ 以病毒治虫”等。这种方法对环境污染小,作用周期长,改变了过去定期施药的状况,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对人畜和天敌昆虫基本上无毒无害,对于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据了解,经过多年来在全市范围内对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北京市的生物和仿生物制剂应用面积逐年增大,使得昆虫天敌和病原体在自然界中建立了稳定的天然生态种群,对森林病虫害起到了良好的自然控制作用。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十几年来,全市未发生过重大的森林病虫危害。今年生物防治中心计划生产各种天敌昆虫1亿只。其中周氏啮小蜂计划繁殖6000万只;管氏肿腿蜂可繁殖3000多万只,可防治1.5万亩松柏类树种的天牛类害虫,对双条杉天牛的寄生率达67%,防治效果达80%;在生物制剂方面,以舞毒蛾病毒为例,也达到了年生产病毒折合防治面积3万亩的生产能力,仅在北京市房山、大兴两区就累计使用3万多亩,防治舞毒蛾效果在95%以上。
与此同时,生防中心的科研人员还在不断进行本地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本地天敌对生境适应性强、生物间协调性好,以及遗传多样性等特点,建立一个自我维持的系统以降低有害生物的种群水平,减轻各种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