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是在广东开瓷盆厂的,但他却长期在北京搞经销。他身边的人管他叫阿范,慢慢的,北京人也习惯叫他阿范。阿范今年27岁,16岁起就在外面做生意。阿范个儿头不高,圆圆的脸,笑容可掬。在客户和朋友面前,他总是那么热情洋溢,脾气特别好。
阿范的瓷盆批发点设在北京花乡花卉市场里。几百个品种,大的半人多高,小的不足半尺,一时让人看花了眼。他各大花卉市场都跑,专做批发,不零售。阿范说:“我们是供货商,不跟零售商争买卖。”
阿范很自信,他说,北京花卉市场上有一半的广东瓷盆是他经销的,前两年的份额更多。
阿范的老家在广东大埔桃源镇。桃源镇几乎家家都烧窑,做陶瓷,就像广东陈村家家种花一样。改革开放后的头几年,他家乡的陶瓷基本上都出口。近些年,国际市场陶瓷竞争激烈了,才开始开拓国内市场。阿范说,5年前来北京,他本来不想再干陶瓷了。但搞酒楼赔了,才又搞起了老本行。
1997年底,花乡花卉市场一开业,他就租了一个摊位。后来,他又增加了两个摊位。阿范说,他从经销瓷盆,也看出人们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最初的一年,瓷盆很难销,人们普遍觉得瓷盆贵。养花的都用泥盆,只有很少的宾馆饭店用瓷盆。靠什么打开市场呢?阿范说,一个是要有耐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还有一点就是往各个花卉市场送盆,让人家搞代销,卖了再结账。如今不同了,瓷盆的经销额已从最初的几万元增加到了200多万元。阿范说,不仅瓷盆受欢迎,像竹的,陶的,木片的,藤木的,草编的,各种材质的容器都有市场。
养花的容器多样化,瓷盆销售自然要受点影响。但阿范不怕,他认为这是好事。“经过不断创新和完善售后服务,我的瓷盆才能在市场继续占有一席之地。”阿范笑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