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李颖报道 日前,由天津市林业局和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合作组成的研究小组,从124个耐盐碱树种中初步筛选出适宜天津盐碱地区生长的树种26个,这些品种已经在滨海新区的绿化中使用并发挥作用。 据此研究项目主持人、天津市林木种子管理站站长李伍宝介绍,天津处在环渤海地区,境内土壤多为盐化潮土、盐化湿潮土、滨海盐碱土等,全市中度以上盐渍化土地约有300万亩,城市绿化难度极大。虽然天津有一些特色的耐盐碱树种,但为了实现生物多样化,从2003年起,该项目组从国内外引进了124个耐盐碱树种共2.89万株,并在大港区苗圃进行耐盐碱生态适应性试验。经近4年的观测研究,筛选出甘蒙柽柳、细穗柽柳、多花柽柳、白刺、杜梨、枸杞、沙棘、火炬、木槿、沙枣、酸枣、沙柳、白柳、卫矛、乌柳、紫穗槐、马蔺、苦楝、金叶莸、臭椿、白蜡、合欢、玫瑰、西府海棠、槐树、扶芳藤共26种适宜天津市盐碱土地栽植的树种。其中,白刺和枸杞具有强大的吸盐和排盐能力,改良盐碱地的作用十分明显,可以成为天津市盐碱地治理的先锋树种。 李伍宝还告诉记者,为了有效地保护好这26多个树种,该市林业局还建立了耐盐碱树种种质资源库30亩,同时建立了相关的档案,切实加强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作为国家863项目的盐生植物园建设也已经基本完成,收入了引进的106个树种,成为我国北方盐生植物的种质基因库和滨海生态建设的大型苗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