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江苏淮安读者吴先生问:江苏中科院植物所园林部总工程师李永荣答:从图片看,基本判断为介壳类害虫。由于介壳的种类很多,如粉介、球介、盾介等,具体哪一种说不清。 但是,介壳虫的化学防治方法基本相同。关键是在一龄若虫活动时施药。一般刚孵化后的若虫,并不马上爬出母体的蜡壳外,往往等候1至3天,到天气晴朗暖和时才陆续爬出。爬行一段时间后便开始固定,再过几天,体外即陆续上蜡。当虫体上蜡后,防治就比较困难了。所以一旦发现有介壳虫从母体下往外爬时就应立即喷药防治。可用亚胺硫磷800至2000倍液,也可用松碱合剂防治,浓度冬天浓些,夏天稀些。其他内吸性农药,如久效磷、氟乙酰胺、杀虫醚、杀螟松、氧化乐果等也可使用,但要注意林木对象、害虫种类及发生虫害的时间,做到安全施用。 介壳虫喜欢阴湿的环境。利用冬季林木修剪可加强通风透光,减少湿度,以创造不利于介壳虫生活的条件,达到控制其繁殖的目的。如无法修剪疏删,被害树又有明显的落叶休眠期,冬季可以试喷柴油。柴油能直接破坏介壳虫的蜡壳,杀死介壳虫,开春后,嫩枝可再抽出,不影响林木的生长发育。 热线电话:010-84048372 马强 010-84021822 李欣 电子信箱:chinaflower@vip.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