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由中国花卉协会和北京花卉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于4月21日至5月5日在北京举行。这里消息在本报发布以后,园艺界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国内,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计有32个省、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的花卉协会踊跃报名;海外,荷兰、美国、日本、以色列、韩国、新加坡及香港、台湾辱国家和地区的园艺界朋友们,也把他们最好的花卉产品送至大会展出。 毋庸置疑,本届博览会是一次世界性的花卉生产、科研、销售及信息交流的盛会。 身居台湾、现任世界兰蕙交流协会荣誉会长的张学良将军闻讯后,不顾94岁高龄,欣然命笔,为本届花卉博览会撰写了贺词,并通过率团来京的世界兰蕙交流协会会长黄秀球先生带至北京。本报今天全文发表如下: 兰在中国历史上,是一种品格高超的名花,自春秋时孔子自卫适鲁,作猗兰之操(注①),誉为“王者之香”。 而后历代文人雅士咏歌不绝,左氏不遗梦兰之征,屈子思君纫兰为佩,周易更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是将君子比德于兰,而非以兰比德于君子。 骆宾王上张司马启也说:“博望侯之兰薰桂馥”。又将兰喻为“世德流芳”。兰在国人的心目中,可以说占了极为崇高的地位。 花卉的爱好,大致说来,与个人的秉性和品德,确有关连。晋陶渊明独爱花中隐逸的菊,自李唐以来,国人多爱花中富贵的牡丹,而宋周濂溪则独爱花中君子的莲。其实兰之为品,兼三者之德,又各极其长:王者之香,是富贵之极;容古留芳,是隐逸之最;以淤泥而不染,经岁寒而不凋,它的清介坚劲之美,更非莲所能比拟。因此,凡是恫病(注②)为怀,而思以亮节高操,风世励俗的人,莫不对于兰花具有深切的爱好。 除了文人雅士爱兰之外,历代名将爱兰者,亦不乏人,有清中兴名将左宗棠,曾题“新建吟花逸史”,评羹梅先生“兰蕙同心录”称:“质秀气清,王者之草;翰墨留香,我赏而宝.”画梅成痴的彭玉麟,也曾移爱题兰,留有如下的绝句:“平生只解写梅花,索我题兰兴更赊,独怪孤山三百树,幻形九畹(注③)吐芳葩。”可见兰的风标,亦能倾倒叱咤风云的将帅。惟独曹孟德,另出一格,独不爱兰,曾谓:“芳兰当户,不可不除。”然而自曹魏氏败,而兰之名益彰,一代之雄,竟不能干兰而行其志,此所以兰之所能为中国文化史中一部分,无人能摇撼其地位了。 离却兰品不谈,即以欣赏的角度来论,兰花如在深阿幽谷,林彰筛地,落魄当空时,兰花每飘放一种清冽的幽香,沁人心脾;如在萧斋静室,凭几晤对,则见其缤纷扶疏,争艳斗奇,如亲良友,如饮醇醪,令人万虑俱消,有澡洒出尘之想,是兰之为名花,不但足以赏心悦目,更可以同性怡情,兰之为用,岂仅在于观赏而已。因此,兰艺自中国渡海,传至东流,进而又扩及世界园艺之林,国人应如何发扬它的幽光,以为复兴中华文化之一助,当有赖有心人士之共同努力。 此次北京举办第三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世界兰蕙之友也将前来交流,这对提倡我国兰艺文化,深具意义,吾人致表赞同,爱志数语,以资赞贺,并祝大会成功。 注①:“猗兰之操”,琴曲,传为孔子所作。注②:“恫病”音tong guan。恫病为怀句,是说百姓的痛苦就像自己有了痛苦一样。注③:畹,古代面积单位,一畹约相当现在的3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