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一直不错。
前年,鞍山君子兰花卉中心在互联网上制作了网页,吸引了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客商订购君子兰种子。目前君子兰种子的出口量很小,但毕竟是一个可喜的进步。这使我们看到国产君子兰进入国际市场的潜力,加强了出口产品的研发工作。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记:目前君子兰的生产集中在东北地区,目前东北一些地区下岗职工较多。君子兰这两年良好的发展态势,是否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有所推动?
王:君子兰市场的繁荣确实吸引了更多的人从事君子兰的种植和销售。以鞍山为例,鞍山市城区和千山区几乎家家养君子兰,全市养兰人员超过3万,年产君子兰130万株,年销售额突破亿元。鞍山君子兰花卉中心占地12公顷,有日光温室55栋,是全国最大的君子兰生产基地。中心的主要经营模式是将温室承包给下岗职工和农民,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并组织销售,从而解决了一批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其他一些大的君子兰企业也有采取这种办法的。另外,长春、沈阳、大连、辽阳等地的君子兰生产也形成一定规模,都已成为当地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
热爱是君子兰的沃土
记:我接触了一些君子兰爱好者和生产者,我发现种植君子兰的人多数对君子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似乎超越了一般养花人对花卉的喜爱。
王:你说得不错。对我来说,君子兰就像有一种磁力时时吸引着我。我最早养君子兰是从1979年买了三株小苗开始的。那时候一个月工资才30多元,而这三株小苗当时卖2000多元,花了好几年的积蓄。当时居住条件不好,一家人挤在两间小屋里,但君子兰占了光线最好的半间。1985年由于各种因素,君子兰一夜之间变成了“毒草”,吉林、辽宁的许多花窖毁的毁、拆的拆,可我觉得君子兰不能就这样完了,我买下许多别人不要的君子兰苗,在鞍山惟一没有拆除的一个花窖中莳养。1987年后君子兰市场复苏,价格上扬,这个花窖逐渐有了名气,到鞍山买苗的兰友来自全国各地。有了这个基础,我建了一个660平方米的花窖,是当时鞍山最大的花窖,事业开始起步。1993年鞍山君子兰花卉中心成立,我又加盟入股,任总经理。从我个人经历来说,没有对君子兰的热爱,就没有现在的事业。
1999年受中国君子兰协会的委托,我开始编著《中国君子兰名家珍品荟萃》一书,跑了大半个中国,接触到各地的君子兰爱好者,他们和我一样对君子兰怀有很深的感情,数十年如一日地莳养君子兰,为君子兰倾注了大量心血,正是这些君子兰爱好者的努力,才使我国的君子兰事业蒸蒸日上。
记:以往喜爱君子兰的以中老年人居多,但从今年的销售情况来看,年轻人购买莳养君子兰的人数有上升趋势。
王:近些年君子兰消费群体开始向低龄化、大众化延伸,全国出现了不少“小君子兰迷”。一个住在西安小雁塔附近的男孩,也对君子兰迷的不行。他能把《中国君子兰》一书背下来,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替当地花商义务售花,向买花者介绍君子兰品种和种植知识且不收一分报酬。
记:谈了这么多,能看出君子兰总的发展势头是好的。您能否谈一谈君子兰生产、销售等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王:目前国内君子兰产业存在两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当前国内君子兰生产非常分散,尽管有一些规模比较大的生产基地和公司,但一家一户作坊式小生产仍占主体,就像一个个小舢板,难以抵抗大风大浪。借鉴其他年宵花的发展经验,君子兰要想在年宵花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必须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小舢板只有变成大轮船,才能在商海中航行的更稳更远。二是与国外花卉企业相比,君子兰的生产技术还比较落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君子兰进一步普及和扩大市场份额的障碍。这两个问题需要君子兰界同仁加以重视,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为君子兰事业的发展积聚后劲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