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生长发育,除了受外界条件如水、肥、温、光等和内部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糖类、脂类、维生素等影响以外,还需要一些微量的具有生理活性并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那就是植物激素。为了使植物按照人们的意愿生长,科学家们陆续合成了一些具有类似天然激素作用的物质,即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外源激素。这些激素类物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如能改变光合作用产物的分配方向,改变植物的生长形态,增加品质,便于采收,提高耐贮性,从而实现较大幅度的产品增值。
生长素类 这是植物体内存在最普遍的一类激素。它们属于吲哚类化合物,其中以吲哚乙酸在植物体内分布最为广泛,主要产生在胚芽鞘和根、茎的尖端,多分布在幼嫩部位,这些部分也是生长素合成的中心,并通过韧皮部运到其他部位。这类植物生长调节剂主要有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2,4─D等,主要作用是促进无籽果实形成,抑制块茎或鳞茎的发芽以利贮存,以及除草等。这类物质的共同特点是:低浓度(低于10ppm)可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时则起抑制作用,更高的浓度,如2,4─D在200ppm 时,就成了除草剂,会引起某些植物特别是双子叶植物的死亡。
赤霉素类 这类物质可使细胞强烈伸长引起茎、叶柄等器官伸长。在植物的幼芽、叶片、果实中都有它存在,幼嫩器官是合成赤霉素的主要部位。目前发现的有50多种。最常见的是赤霉素酸。人工合成的 “九二○”,是使用最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能显著地促进茎叶伸长,增加植株高度。另外,它能诱导某些长日照植物开花,增强α-淀粉酶的活性,促进果实生长及形成无籽果实,还有打破休眠、防止花果脱落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