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温室产业人才奇缺,而且温室业人员素质不高。这里所说的素质不仅是专业知识,还有管理模式、科研水平、职业道德以及政策水平等方面,而涉及人员更是广义概念,包括政府机构人员、科研专家、温室生产者和使用者等。
1.管理模式
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体现在管理模式上。从温室的投资、建设到使用,国外采取的是一体化管理。即投资方就是使用方,所以在决定投资的时候,就必须考虑温室建造过程中的设备质量以及投入使用的后期维护,此举保障了温室产品的质量。反观国内的管理模式,通常是投资者、建设者、使用者三者分离,投资方往往是政府机构,建设方是温室生产、建造企业,使用方则是最终的温室用户。投资者只管投入资金,很难设身处地为使用温室的一方考虑。而作为温室使用者,因缺乏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很难对建设方提出技术方面的要求。建造者在缺乏专业知识的同时,更缺乏一种自觉自律的信誉观念和职业道德。大笔资金注入生产出的现代化温室质量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2.科研水平与心态
目前我国现代化温室科研水平虽然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这并不是当前科技界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最需要解决的是一种浮躁的心态。我国尽管不乏研究成果,但研究出的东西并不实用,长此以往,势必带来高层技术开发研究与实际生产使用之间的脱节,如此一来,先进的专业技术成果就无法应用于实际的温室生产和使用,这对于温室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温室行业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
3.对温室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培训
由于温室具体的建造和建成后的使用维护,最终都要落在温室生产企业和温室用户头上,因此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是左右温室质量的直接因素。然而,目前我国从事温室建造和使用的人员普遍专业素质都不高,这就使得温室的质量问题愈加凸显出来。但由于投资渠道复杂等原因,要进行培训并不容易,不过可以通过三个层次着手,逐步进行调整改善。一是对广大农民特别是温室用户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以实用为原则,进行专业知识的普及。农业部规划设计院院长朱明研究员曾提到,温室用户的成熟度即技术素质对我国温室业发展的影响很大,应对农民和相关种植业者进行一定的专业培训,并建议温室企业要主动为客户搞培训,帮助客户提高温室管理和使用水平。二是加大对职业高中、中专或相关专业的施教力度,对学生大力开展具实际意义的基层专业教育,以保障基层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质。三是对从业人员中一些具有一定技术水平与实际经验的人,进行较为高级的专业培训,使之成为较为全面的专业人才。通过培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效的,因此提高温室生产者与使用者的知识水平是当务之急。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就将吸引优秀的顶尖人才作为公司发展的战略重点,公司建立了以技术开发和管理人员为主的人员结构,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7%,专业均衡,拥有计算机、电气、建筑、结构、机械、机电一体化及暖通、灌溉、农机、栽培等多种类型专业人才,而且公司还在不断招募高学历人才进入技术开发队伍以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技术创新实力。
4.全行业的社会责任感
整个温室行业从上到下都需要一种社会责任感,无论是投资方、建造方还是使用方。作为温室投资者,要多考虑一下最终用户的利益和感受;而温室生产企业,要加强信誉观和职业道德,要自觉自律;作为温室使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发现的质量问题不能姑息,从而对劣质温室加强堵漏。如果三方都能自觉多为他人着想,并做好自我约束,温室行业的社会责任感是不难培养的。
5.健全温室产品质量检验机构
健全完善温室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使其有效的发挥作用,可有助于提高温室质量。据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所齐飞副所长介绍,尽管我们目前有这样的检验机构,但它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现在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施所正在开始对这一项目进行修订,由水利部、科技部、农业部共同来完成,目前名称拟定为“温室工程协会”或“ 温室制造业协会”。协会将以服务为主要宗旨,努力搭建用户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将对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对于个别害群之马予以剔除,从而充分发挥监督和促进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