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各地市场出现了一个反常现象:先进的机动植保器械备受农民冷落,而传统的手动喷雾器械又受到农民青睐。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农民不管施什么药,用的都是同一种植保器械,只因为手动器械成本低,易操作,但这种施药方法和器械已跟不上农业发展的需求,不仅不利于统防统治,还严重影响施药效果。
施药方式不科学
农药、药械、施药技术是科学合理使用农药的三个重要环节。目前,中国农药生产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但植保机械却与高速发展的农药水平极不相称。据相关材料分析,目前国内80%左右的植保药械处于发达国家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尤其是各种手动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等“老三件”,大多数农户在施药时大都使用同一台机器。有关专家指出,用一种机械防治各种作物的病虫草害、包打百药,已经成为农药用量过大、环境污染甚至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的罪魁祸首之一。
药械和施药技术落后
目前,我国农村使用手动背负式喷雾器的施药规模占到了耕地面积的80%左右,但却存在着药械和施药技术两落后的问题。如小型背负式喷雾器喷洒部件落后、型号单一,不能满足不同作物、不同病虫害防治的需要。特别缺乏适合果树及其他一些高大的园艺作物花期防治病虫害时喷药的器械。一台药械包打百药,会带来交叉药害,导致作物死苗或减产,单位面积费工费时多,平均一人一天一般只能施药两亩地,效率非常低。
机动器械渐失“用武之地”
笔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以往许多农村也有过为数不少的先进机动施药器械,这些器械施药效率高,水滴设计适中,喷洒均匀,用药可节省不少,且对于大片的耕地来说,机动器械特别适合联防联治。
尽管机动植保器械的效率要比手动器械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但较高的购机成本使大多农户对机动植保器械并不看好。据了解,一台机动喷雾器市场价少则600元左右,好的要上千元,而一台手动的背负式喷雾器一般仅为三四十元。大多数农户认为,家里只种两三亩地,花大价钱去购置一台机动喷雾器实在是不合算。农户这种心理,使得先进的机动植保器械市场日趋萎缩,处于叫好但不叫座的尴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