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杜鹃红山茶在金华国际茶花大会上出尽风头,但国内外企业的“高度关注”,却引来了一场“盗挖浩劫”。如今,在其原生地,对这目前国内仅存840株的珍稀物种,村民的态度竟是:
500元一株给钱我就帮你挖
最初2000株现剩840
位于广东省阳春县的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万公顷,千米以上的山峰21座。区内分布着杜鹃红山茶、猪血木、圆籽菏、虎颜花等大量珍稀植物,其中杜鹃红山茶最受人们的关注,受害也最为严重。
记者从广州乘车6小时到达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顺着崎岖的山路上行,来到一条山泉长期冲击形成的山涧,当地人称白木河,杜鹃红山茶就分布在河两岸不足一公里的范围之内。独特的环境使这里生长着很多山地雨林植物,杜鹃红山茶“藏在”这些植物中很难分辨。
沿着山涧一路向上,透过茂密的灌木丛,记者终于发现了一株开花的杜鹃红山茶。8月正值杜鹃红山茶盛花期,由于刚下完一场大雨,很多花朵被雨水打落,但留下的花依然红艳如火,惹人喜爱。此后,每隔几十米就能在树丛中发现一株杜鹃红山茶。
据了解,山上最初发现杜鹃红山茶时,有近2000株,但因当地村民大肆采挖,数量急剧减少,前不久,保护区组织专人清查了区内现存的植株数,结果发现,现在区内只剩下840株了。“要不是保护区加以制止,说不定现在已经‘全军覆没’了。”与记者同往的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叶华谷副研究员惋惜地说。
媒体报道起了负面作用
本来“与世隔绝”的杜鹃红山茶是如何变得广为人知的呢?又为什么部分当地村民也成了破坏它的“帮凶”呢?按该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黄仕的说法,新闻媒体的报道起了负面作用。
1986年,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卫兆芬教授最早在鹅凰嶂发现了杜鹃红山茶,并在当年的《植物研究》上公开发表。后也有科研人员在不同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类似信息,但那时对杜鹃红山茶的关注只限于科研人员。
而之后的几年,新闻媒体的负面作用逐渐显现出来。“特别是近几年,很多报纸、电视台的报道引起了大家的关注。”黄仕说。不仅阳春当地的报纸、电视做了大量报道,连中央电视台也从2003 年起,先后报道了2次。
有些媒体还把鹅凰嶂自然保护区称为“绿色宝库”,将包括杜鹃红山茶在内的多种珍稀植物公布于众,并大肆渲染其开发价值。特有、濒危加上观赏性强,使不少商家觉察到商机,专门到阳春,高价请农民上山挖树。农民看有钱可赚,便争相上山。对野生杜鹃红山茶的疯狂采挖,由此开始。
半数以上村民上山挖过
阳春县河口镇下双村李屋寨是距保护区最近的村子,杜鹃红山茶最早就是从这里大量流出的。
下山之后,记者直接来到李屋寨,寨里的几个村民正在村口玩麻将。
“知道杜鹃红山茶吗?”记者问其中一位年轻人。
“那边山上就有,这里没有!”看到陌生人,几个人很警惕,连连摆手。
记者走进路边一家小卖铺,借故买烟,与铺子的主人章常兴聊了起来:“村里有人种红山茶吗?”
“没有,养不活的,山上才有。”
“你怎么知道山上有?”
“大家都知道,都挖过。”
“挖下来,好养吗?”
“我以前养过,一株也没养活。”
“知道它是保护植物吗?”
“那时侯没人管,现在他们(保护区)已经不让上山了。”
采访中,李屋寨另一曾姓村民告诉记者,前些年,村里超过一半的住户都上山挖过杜鹃红山茶,不少人赚了大钱。
5000元一株结果没种活
2004年9月,鹅凰嶂自然保护区成立前,当地村民上山基本无人控制。章常兴说,刚开始村民是从山上挖下来直接卖,后来看能赚钱,就上山抢挖,然后种到自家院里,等客上门。为了种活杜鹃红山茶,村民们把它栽在地上、盆里,后来又从山上取沙土回来种,但都没成功,大量杜鹃红山茶就这样在盲目试种中死亡。
很多企业从村民手中高价买进杜鹃红山茶,也种不活。黄仕说:“听说顺德有人以5000元一株的价格从农民手中买了很多,结果一棵也没种活。”他认为,杜鹃红山茶长期生长于保护区的特殊环境内,对外界环境肯定不适应。大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给多少钱?我上山给你挖”
离开李屋寨,记者又来到下双村大步榔寨。由于交通便利,很多开车来寻找杜鹃红山茶的人都来此投石问路。看到路边小诊所内几个村民正在聊天,记者便凑了过去。
“请问这里哪有杜鹃红山茶?”
“以前有,现在没有,山上才有。”曾广兴告诉记者。
“以前有?”
“对,好多人来买。”
“一株能卖多少钱?”
“不一定,几百元到几千元都有。”
“能帮忙找吗?我想买一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