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刘昕 王俊云报道 从日前召开的“中国温室2004 ”年会上获悉,近年来云花设施栽培面积大幅增长,较快地促进了云南花卉产业的发展,虽然形势喜人,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专家建议应加大投入,实行标准化生产,以促进云花生产提速。
近年来,云南省花卉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花卉第一大省,园艺设施得到了快速发展。据统计,2003年云南省花卉设施栽培面积为4487.76万平方米,比2002年的3723.9万平方米增长了20.51%,其中钢架大棚和简易大棚占98.99%,用于鲜切花生产栽培的占93.51%。目前,云南的鲜切花生产已基本实现了设施栽培,部分还配有喷滴灌、加温降温、补光等辅助设施。鲜切花生产较为集中的昆明尤其如此。钢架大棚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57%,高于遮阴棚和简易大棚的增长速度。其中,进口温室的栽培面积增长了8倍多,加温温室的栽培面积增长率超过了64%。目前,云南省已有多家花卉企业采用联拱钢架大棚和辅助设施配套生产出口花卉,产量高、质量好。虽然设施栽培面积不断加大,但问题也不少。如大部分花农的生产栽培设施主要还是造价较低的简易大棚,这是云花质量不稳定和不利于病虫害控制的主要原因。因此专家建议,要提高云南花卉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必须加强开发研究,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适合云南气候特点的经济型园艺设施并增加投入,加大对简易大棚的改良,实行设施栽培标准化生产,促进云花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