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潘菊明创办的服装厂已经成为嘉善县第二大服装企业,资产达到3000多万元,年销售额6000多万元。就在他生意越做越好的时候,他却把服装厂交给妻子管理,自己脱出身来搞
花卉生产。他的这一举动,遭到了妻子和众多好友的反对。是什么对他产生了这么大的吸引力?
原来这一年,潘菊明到荷兰观光,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东方百合,就喜欢上了花卉。当时,荷兰市场上一支百合折合人民币10元,国内销售约17元一支。经过咨询得知,生产成本才4至5元,种球基本都是从荷兰进口,国内供应不足,利润空间很大。嘉善虽然没有昆明那样的气候优势,但是有临近上海、杭州和南京等花卉高消费城市的地域优势。正是这些,坚定了潘菊明种植百合的决心。
切花初试身手
2001年底,潘菊明投资30万元,用简易大棚,种了5万多株百合,却赔了6万多元。潘菊明总结经验,感觉‘索蚌’和‘西伯利亚’这两个品种最适合本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2003年,潘菊明又投资300万元,种植了15万株‘索蚌’和‘西伯利亚’。到年底,15万株百合全部含苞欲放,已经有客户提前预订了。不想12月18日夜里,气温从白天的十几度骤降至零下五度,4万多支价值60多万元的百合,一夜之间全遭冻害。潘菊明独自承受着失败的打击。寒冬腊月,他和工人一起,爬上大棚,把霜一点一点扫下来。
面对挫折,他并没有回头。“那时候,我就对大家讲了,在五年内,如果连续亏损,我就放弃这个企业。五年之内,希望大家不要劝我。”此后,潘菊明加大了对设施的投资,再也没有一棵百合冻死。
2003年6月,碧云花园的15万支百合中,三分之二的成品花集中在一周上市。这时,正碰上云南、辽宁的百合大量上市。当时的价格是每把30元,连种球成本都不够。到了7月,价格上涨了20%,出花早了一周就少挣了100多万,上市的时间很不巧。
市场的锤炼,使潘菊明掌握了利用种球控制上花时间的技巧。他把种球挖出来,送进冷库促其休眠,以后随时取出播种,控制出芽时间。2004年初,潘菊明打听到云南、辽宁等地的百合都集中在6至7月上市,因此种植时就将开花时间错开。潘菊明的百合卖得最好的时候是2005年春节前,每把卖到120多元,把以前的亏损都弥补了,还赚了几十万。
种球形成规模
2006年9月13日,在碧云花园的大型冷库前,一箱箱刚刚出库的百合种球叠得跟小山似地,正“整装待发”。公司生产部的技术主管吴建峰自豪地说:“这些专门为明年春节准备的种球,已经在冷库里整整贮存了10个多月,现在就要下地种植了。但这还只是我们生产的百合种球中的一小部分,如今我们的百合种球年产量可达200万粒,不仅实现了周年自给,每年还向山东、江苏等地和附近的花农提供大批优质的种球。百合种球生产已成为我们的拳头产品。”
然而公司刚刚创办的那几年里,百合种球还得通过北京、上海等地的大型园艺公司从荷兰进口。为此,潘菊明暗暗给自己定下了一个目标:开发种球繁育基地,实现百合种球的自给。
2003年下半年,在公司高级顾问、浙江大学夏宜平副教授的指导下,潘菊明在丽水遂昌县建起了300亩的高山种球繁育基地,充分利用山地昼夜温差大的自然条件,开始了香水百合的籽球培育、鳞片扦插和复壮培育等繁育工作。得天独厚的高山自然环境,果然繁育出了高品质的百合种球。他们生产的‘索蚌’和‘西伯利亚’两个经典品种的香水百合种球,球茎普遍达到了14至16厘米,18厘米以上的种球比率也相当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百合种球的附加值,潘菊明还打起了时间差。他又投资建起了1200立方米的种球处理冷库。在夏宜平副教授的指导下,通过控制冷藏温度、添加杀菌剂等手段,使种球的贮藏期达到了13个月,人为控制播种时间,极大地提高了种球的价值。
百合种球的自繁自给,使公司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200万元。附近的花农,也从中得到了不少甜头。一位一直从这里采购百合种球的花农说:“碧云种球生产出来的百合无论花色、品质都跟荷兰进口种球生产出来的差不多,价格却要便宜近三成,我们当然要选碧云的了!”
如今,碧云花园已建起了年生产能力达200万株组培苗的实验室,正在积极试验香水百合的组培繁育,一套更为完整的百合良种繁殖体系正在碧云花园日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