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各类农机产品出口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而且出口金额增长幅度高于出口数量增长幅度,平均出口单价均出现回升。出口市场遍布世界190个国家和地区。
总体看来,我国农机出口呈现出如下特点:
一、农机企业积极“走出去”
实力壮大的农机企业积极贯彻“走出去”战略,资本输出日益增加。为了配合这种趋势,2004年商务部等首次发布了《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内容涉及67个国家(地区)有投资潜力的领域,农机列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投资领域里。发布目录的目的之一就是“优化我国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布局、防止境外盲目投资和自相竞争”。符合导向目录并经核准持有对外投资批准证书的企业,可以优先享受国家在资金、外汇、税收、海关、出入境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二、出口市场多元化
2004年中国与东盟签署货物贸易协定,建立自由贸易区,此举对推动农机在传统市场的进出口贸易、加强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合作具有深远意义。国家推行多年的“市场多元化”战略逐步落实,农机出口国家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扩展、由东南亚市场向欧洲市场延伸。
三、积极应对贸易纠纷
农机产品近年来向美国等发达国家出口日益增加,贸易纠纷时有发生。面对越来越多的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我国农机产业必须从根本上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的产品,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四、出口产品结构改善
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多缸柴油机出口增幅大于单缸柴油机;农用运输车出口增幅最大,达128%。随着技术含量较高的农机产品出口扩大,售后服务和零配件供应必须做好,否则市场还会得而复失。
五、企业无组织经营状况亟待改变
进出口经营企业增加,有效地推动了农机进出口贸易发展,但是企业经营额少、经营成本高的问题仍然存在。加强行业组织的作用,推动进出口代理制是克服上述弊端的有效办法。
六、新退税机制促进企业出口
2004年实施新退税机制,中央与地方财政对超基数部分的应退税额,由中央与地方按75∶25的比例共同分担退税额,有效地解决了退税额短缺问题。中央财政还拿出巨额资金将多年拖欠出口企业的退税额全部还清,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