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设施-资材”版)
3.设备损耗成本
这个问题同样与控制方式有关。目前国内城市中应用绿地灌溉系统最普及的地方是北京,应该说大众对该技术已相当熟悉,不会有人因为好奇而去把玩灌水器了吧?但就是在北京,每年因人为破坏造成的灌水器损坏率高达10%以上,这个费用占运行费用的50%以上。据调查,大部分损坏均与使用方式有关,损坏量大的系统几乎全部为手动控制方式,管理者只能在上班时间即白天人群活动高峰期进行灌水,灌水器升出地面,不可避免地让闲杂人员有机会接触它们。而安装了自动控制灌溉系统的绿地,可以通过编程,在晚间人群活动稀少时自动启动灌溉系统,设备损坏率仅为5‰。
以上三点是决定绿地灌溉系统运行费用最主要的因素,对于第一因素,因为它极其浅显易懂,容易引起重视;第二、三因素,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它们的结果,而忽视了它们的起因。
灌溉系统自动和手动两种控制形式在运行费用上存在明显差异。虽然在工程投资上,自控形式要比手动形式每平方米高出3元左右,但是手动控制系统运行费用要比自控形式高出5倍左右。显然自动控制灌溉系统的总体经济性更好,这就是高新技术带来的效益,也是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绿地灌溉系统的经济性应从系统一次性投资与系统运行费这两方面来考虑。不同的技术方案所需的一次性投资及其运行费用是不同的,而在这些费用中系统运行费是长期支出的,所以确定选用哪种技术方案最经济,要综合考虑一次性投资和运行费。只片面追求降低一次性投资,显然容易走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