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北京景山公园,牡丹、芍药竞相开放,但是,你知道吗?这些牡丹都是牡丹班长朱淑云和她的同事们用心血浇灌出来的。因此,在景山公园,一提起朱淑云,游客们都亲切地称她为“牡丹仙子”。
1971 年,朱淑云被分配到景山公园花卉班,做了牡丹栽培能手王师傅的徒弟,开始学种牡丹。
一次,王师傅带她到中山公园观看牡丹,当她看到园中鲜艳的牡丹后,不禁奇怪地问:“人家的牡丹颜色怎么那么鲜艳?”王师傅看了一会儿回答说:“花的颜色鲜艳和水肥管理有关,以后你也可以试一试。”
第二年春,朱淑云给未开花的一部分牡丹,加倍施有机肥。不久,这些牡丹果真开出了鲜艳的花朵。
朱淑云说:“牡丹有灵性,你若善待它,它就给你回报。在景山公园东门的牡丹园中,有三四百株老龄牡丹。这些牡丹的年龄均超过了50岁,一般来讲牡丹从40岁开始,就进入了生理老化期。这时,它们的生长机能、抗病能力均逐年下降,如管理不善,开花量就会减少。”
为使老龄牡丹开出新花,朱淑云摸索出一套老龄牡丹的养护方法。每年3月,老牡丹萌芽,朱淑云开始扒除越冬覆土。扒土时,要先扒阳面,过几天再全部扒除。接着平整土地打畦埂。修剪时,将影响观赏和根茎部萌生的土芽剪除,待观察其余的长势后进行第二遍修剪,以达到节省养分、减少消耗、便于通风的目的。
朱淑云说:“牡丹具有喜凉、恶热的习性,为使其安全越夏,中耕除草最重要。”因此,每年七八月,杂草滋生快,为牡丹通气、透光、防虫害,朱淑云和同事们冒着40多度的高温,蹲到花株下面修剪、除草。
有一年夏天,朱淑云正在家中休息,忽然下起了倾盆大雨。看到雨水哗哗地从门前流过,她想起了那些牡丹一定还泡在水里,于是她马上骑车赶到牡丹园,挖开了排水沟,一会儿雨停了,沟也挖好了,而朱淑云浑身早已湿透。
花解人意。在朱淑云和同事们的辛勤劳作下,老龄牡丹越长越好。一株46年生的“朱砂垒”株高1.9米,冠幅3.23米,着花92朵;花径22厘米,茎粗12厘米。
由于贡献突出,朱淑云连年被评为园级、局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1999年荣获首都“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
又是一个牡丹盛开的季节,“牡丹仙子”朱淑云和“养花状元”们,又开始了辛勤的耕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