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虽然已经过去多日,但漳州市水仙花行业协会会长张文江谈起春节水仙的销售情况时,还是难掩兴奋。前不久,他见到记者时说:“雕刻造型的水仙花卖火了,有的还卖出了洋花的价。深加工带旺了漳州水仙市场。”
深加工指的是水仙花的雕刻造型,这是漳州人的一项传统技艺,它是用小刀将水仙花头,按其长势雕成各具特色的造型,如孔雀开屏、金鸡报晓、花篮等。雕刻水仙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观赏性,而且文化内涵也很丰富,比如象征团圆、喜庆等,很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目前,采取深加工的水仙球已占漳州水仙总产量的1/4。张文江告诉记者,以前卖水仙都是带一坨泥,回家还需剥皮去泥,如果不雕刻的话,叶子徒长。现在把雕刻好的水仙装在礼盒里,放在水里就可以养了。水仙深加工的比例越来越大,一方面缓解了漳州水仙的销售压力,另一方面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一个普通的水仙头只能卖五六元钱,加工成雕刻水仙后能卖20多元,在香港造型好的可卖1 00多元,这个数抵得上一盆洋花的价钱。”
据了解,为了向外推广雕刻水仙和鼓励当地经营者对水仙进行深加工,当地政府和水仙花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漳州每年举办的海峡两岸花博会上,水仙花协都要进行一场雕刻擂台赛,比赛中获得前5 名的选手将得到水仙花雕刻师的称号。另外,漳州市还举办针对香港及国外消费者的培训班,宣传水仙雕刻技艺和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