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平市永福镇是全国闻名的杜鹃花之乡,前不久记者慕名去采访。
到达永福,记者向镇花协的负责人了解了当地杜鹃的基本情况后,便与他们一起直奔十里花街。永福是被高山环抱的一块盆地,镇中有一条去漳州的公路,从镇边到山脚这段路的两旁,是一个接一个的大棚,这就是永福的十里花街,是当地花卉种植最集中的区域。
记者参观的第一家企业是康德园艺有限公司,老板名叫陈庆杉,是永福杜鹃花行业协会副会长。一走进公司的花场,记者就直奔大棚,想看看永福原产杜鹃。然而令记者失望的是,一连看了十几个大棚,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富贵籽,有两个大棚里虽有些杜鹃,还都是嫁接在映山红老桩上的“杂种”。陈庆杉很高兴,他说自己摸索富贵籽的种植技术已经3年多了,现在产品的整齐度、观赏性都很不错,“每个棚的投资与杜鹃差不多,但比杜鹃省事省工,不用修剪,收益还高。 ”他指着几个正在建的大棚说,今年还要扩大富贵籽的种植面积,“ 这个场有23亩,全要种上。”
康德没看到杜鹃,记者把希望放在了参观的第二站:永福花卉研究所。但研究所的大棚里种的依然不是杜鹃,而是虎舌红。研究所所长陈子望兼任着永福杜鹃花行业协会的会长,已经研究虎舌红3年多了。他告诉记者,最初他也怀疑过观赏性并不强的虎舌红是否有市场,经过几年的驯化,目前研究所种的虎舌红已由野生的独杆变为有分枝,有的还有二级分枝,冠幅也由原来的不足20厘米提高到30厘米。记者去的当天,陈子望正在指挥工人整理虎舌红,准备出口到日本。“去年春节虎舌红在上海销的特别好,现在还有不少来要货的,我种了10 万多株,还不够。”陈子望说起虎舌红就来劲,杜鹃则一句没提。
在随后参观的银清花场里记者看到了整棚的杜鹃,而且是市场上还不多见的造型杜鹃。银清花场的主人傅银清有事外出了,陈子望向记者介绍说,傅银清颇有慧眼,是永福最早引进比利时杜鹃的种植户之一。几年前他又把别人当垃圾扔掉的树桩收回,精心管理,做成宝塔型,“现在可值钱了。”银清花场几年前是不允许外人参观的,因为要保守秘密。今年他们则欢迎人来参观,一是为了宣传,另一方面也是走在了前面,别人再搞已赶不上了。但是傅银清并不打算眼下就卖,他的原则是“没有精品不出手”。
在一家不太起眼的花场里,记者见到了永福杜鹃:一盆盆“小叶铁红”安静地躺在大棚里,有的已露出败相,有的还顶着花苞。花场的主人满脸愁容,不断地对记者诉苦说现在种杜鹃的太多了,花太难卖,也不怎么赚钱。
来永福的前几天,记者在采访漳州百花村花卉生产“三巨头”之一的朱江兴时,他坦言自己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不跟风,不做同村人都做的。依靠经营杜鹃奠定家底的永福种花大户们也持相同的观点:现在当地花农基本都掌握了杜鹃的种植技术,生产面积越来越大,利润逐年下滑,而与几亩、十几亩的小户比起来,在品种、价格上并没有优势,因为要雇请工人,成本甚至更高。与其同小户们拼价格、争客户,不如依靠自身的优势,做一些利润高的新产品,客户需要杜鹃的时候,从小户那里收购就行了。看来,永福的大户们是随着市场的变化,调整着各自的经营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