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正秉报道 日前记者在武汉花卉开发中心了解到,该中心下属的武汉市意莱园艺发展有限公司蝴蝶兰成品花生产已初具规模。
长久以来,很多人认为武汉不适合种植花卉,风险大,所以很少有人涉足这个行业,特别是新品花卉的种植。去年,武汉市花卉开发中心意莱公司率先与台湾农林集团合作,决定生产蝴蝶兰成品花。花卉中心总经理张春海介绍说,基地目前拥有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温室,去年生产了1.5万株成品花,销售情况非常好,今年增加到两万株。目前,98%的蝴蝶兰已经抽花。
当记者问到这些成品花是否能保证质量时,张春海很自信地说: “我们这个温室的核心设备如风机、加温机等均是从意大利购入的,蝴蝶兰种苗和技术也都是由台湾引进的。经过一年的摸索,在温度的控制上已经做得很好,低温催花技术已经成熟,成品花质量可以和上海等地区的媲美。意莱的小苗来自台湾,成本比较高,但意莱的优势在于运输和养护成本低。外地花进武汉因为多了个运输环节,每株成品花的价格比意莱的提高了近两元钱。此外,外地花在武汉还多个养护难题,武汉冬季气温低,外地花没有温室养护难过冬,所以外地的成品花很少大批量投放到武汉市场。意莱生产的蝴蝶兰品质一般都是A 级,在武汉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在谈到蝴蝶兰的市场销售时,张春海认为,武汉的蝴蝶兰生产和消费刚刚起步,市场价格不能有太大起伏。武汉地区的花卉消费有自身的特点,花价如果跌下去,再想抬上来就很困难了。因此,意莱的花宁愿低价投放到外地销售,也不能为了竞争武汉市场而降价销售,这样才能保持市场稳定,促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