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今天下课晚了,路上又塞车。如果你不介意,我先吃两口饭。”
此时已经是下午两点钟了,李黎明风风火火地走进了位于北京莱太花卉市场的办公室。让记者没想到的是,这位50多岁的女士竟显得如此干练。
“您现在上什么课呢?”记者好奇地问。李黎明一边吃着凉透了的盒饭,一边对记者说:“俄语。”“怎么想起学俄语了?”“没办法,逼的。今年年初,我们公司接了俄罗斯的订单,自己学点俄语用着方便。”匆匆吃过午饭后,李黎明跟记者聊起了她在山东菏泽收购芍药切花的颇多感受。
“每年4月初到5月初是芍药盛开的季节,在菏泽,一片片盛开的芍药非常壮观。如果不是到那里收购芍药切花,我真的难以想象,这么漂亮的芍药花竟然无人采摘,真可惜。而当地的种植户却说,芍药切花不挣钱,在国内市场一支卖不了三五毛钱,他们主要是卖分株苗。最普通的粉色、红色品种一株小苗能卖几十元,一些名贵品种的价格就更高了,不仅在国内市场卖得好,出口的价格更是翻了几倍。”李黎明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一张芍药照片给记者看。“这个品种叫‘黄金轮’,是芍药中较少见的黄色品种,不仅在国内稀少,在国际上更是罕见。‘黄金轮’的切花和小苗目前在欧洲市场非常紧俏,只有两个芽的小苗每株能卖到200多元,而且有多少要多少。目前,‘黄金轮 ’切花的出口才刚刚开始,市场还没完全开发出来。由于我国的繁育技术落后,‘黄金轮’在国内的种植数量非常少,繁殖速度也很慢,一般种植3年后才可分出3至5株小苗。到今年秋季,国内大概仅能培育出1万株‘黄金轮’小苗。令人担心的是,由于国外繁育技术先进,出口到国外的小苗用不了几年扩繁数量就会很多,到时候我们的切花和苗就失去了市场。正如我国的中原牡丹,原本可以在国际市场上大显身手,但农户只图眼前利益,以不高的价格就将种苗出口到国外,造成了品种流失。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金帝’等牡丹品种就是国外利用我国的品种经过杂交选育后又返销到我国的,‘黄金轮’绝不能再走中原牡丹的老路。”
“农民靠种花吃饭,当然是什么挣钱就卖什么,不让品种流失,恐怕不是仅靠农民提高意识就能做到的吧?”面对记者的疑问,李黎明说:“当然,农户是最讲实际的,你说不让他卖苗,农户一年的收益从哪儿来?所以,我们急切地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重视芍药种苗的出口问题,尤其是像‘黄金轮’这样的名贵品种就更应该严格控制,使其能够在国际市场上做得更大、更长久。而对于农户的收益问题,我们也与当地的种植户进行了探讨。目前市场上芍药切花的出口价格为每支6元,而一株5年生的芍药一年可产切花15支到20支,一年的收益也与卖苗相差无几。同时,我们也希望有实力的企业能够将这些种苗收购回来,进行培育繁殖,将产出的切花再销往国际市场,这才是传统名花的发展之路。”
据说如果芍药采花后,枝干上的切口很容易积水,导致腐烂,所以这也成为种植者不愿生产芍药切花的另一个原因。对此,李黎明说: “目前,我们进行了多次试验,在切口处进行封蜡处理,效果还不错,既没有腐烂又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这样一来,农户就可以实现春季卖花,秋季卖苗的双重收益了。到那时,满园的芍药再也不会空落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