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切叶品种让给农户,我们去找新东西,同时帮助农户销售产品,这正成为海南切叶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最近,海南省切叶“大腕”--海南大信园林有限公司董事长余长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大农户正逐渐成为海南切叶生产的主力军。
“与前些年的切枝黄金鸟一样,我们的大部分切叶品种都交给农民去种了。”据余长龙介绍,不仅他们公司,其他花卉企业也在大幅缩减传统切叶品种的生产。这主要是因为参与到切叶生产当中的农户越来越多,使海南切叶生产量日益扩大。而与农户相比,绝大多数公司的生产成本都过高,反而缺少了竞争力。
据了解,几年前,海南生产量最大的龟背竹卖到每片2元,但现在已经降到几毛钱。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业的花卉企业放弃生产,转而从农户手中收购产品就更为合算。目前,海南农户的个体生产规模也正在加大。前几年,一般农户只有几亩地,最大的也不过三五十亩。而现在,拥有百亩切叶种植规模的农户大有人在。
余长龙认为,切叶生产向农户转移是一种必然趋势,因为在海南,优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切叶生产设施的简单化。无论是富贵竹、巴西木还是龟背竹,在海南均只需要一个简易的遮阴设施便可实现周年生产。同时,这些切叶的生产技术也很容易掌握,现在农户生产的切叶质量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农户虽然成为生产主力,并不意味着大公司的完全退出。现在,农户生产出来的切叶有80%要靠专业公司销售。海南大信公司就和当地很多农民签订了销售合同,公司定期向农户收购产品、分装销售。专业企业灵活而广阔的销售渠道大大降低了农户生产切叶的风险。同时,公司还要兼顾生产技术的推广、销售市场的开拓、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等多方面的工作,与广大农户形成了相辅相成、产销分工、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余长龙说:“切叶生产、销售的分工明朗化,不但解除了农户的后顾之忧,也让企业得到了可观的利润。现在,我们正在着手生产一种新的叶材--高山羊齿。如果条件成熟,同样可以推广到农户的田间地头,按照产销分工合作的模式进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