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世界各地纷纷把组织培养技术作为商品花卉种苗生产的手段加以开发利用,实现了工厂化花卉种苗的生产。最近,日本的高山真策等人对此进行了重大改革,改用密闭发酵罐对植物组织进行液体培养研究。其中最为成功的是百合:把百合球根上的鳞片,移植到含有高浓度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能分化出许多小鳞片;再把这些鳞片转移到密闭发酵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增殖,使鳞片肥大,形成小球根。把这些小球根直接移植到土壤中去很容易成活。在发酵罐液体培养的研究中取得成功的还有秋海棠、大岩桐、非洲紫苣苔、风信子、草莓等植物。 发酵罐液体培养这项新技术的优点:一是通气搅拌,使氧气供应十分充足,生长迅速;二是植物材料在液体培养基中接触面大,能充分吸收养料;三是由于培养物经常浮游,极性消失,顶端优势现象不起支配作用,分化出来的芽长势整齐均一;四是减少移植时的繁杂手续,操作简便,节省劳力,降低成本;五是由于立体培养给大规模的工厂化种苗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但是,用发酵罐液体培养亦有一些不足道处:一是短期内增殖时,往往会引起异常生长,变异增多;二是把一些不该繁殖的而又难以发现的变异体亦一起大量增殖;三是液体培养时,玻璃苗可能会多起来;四是一旦杂菌污染,不可收拾。有关这些问题,正在进行重点研究,加以克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发酵罐液体培养的新技术将日趋完善,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