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的发展前景
无土栽培具有十分诱人的广阔发展前景。但结合其技术要求、设施装备和我国生产、消费、生产者资金、技术素质等方面因素,目前不能盲目发展,更不能全套照搬国外生产模式,而应结合当地实际,积极尝试、试验,简化技术、降低成本,在推广应用中,走出一条实用可行的特色之路。我国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0.4%;水资源贫乏,60%的城市主要因农业用水而淡水供应不足;设施园艺连年种植,土传病害已无法解决;目前农产品质量不高,已明显不适应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加入WTO农业出口创汇的需要。基于这种国情,无土栽培将成为改进我国传统农业的一个方向。据统计,1989~1998年,无土栽培面积增加了30多倍,但其总面积仅占我国设施农业(棚室栽培)的0.21%,故存在极大的发展空间。
该技术在以下几个领域有望得到优先发展:(1)开放城市、港口、大城市,如京、津、沪的特需供应;(2)专业化、商品化育苗;(3)为不适于土培的特殊地区提供蔬菜;(4)生物技术的配套技术。
然而,在看到无土栽培存在的优点和潜能之外,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大面积应用推广的方面。如一次性设施投资较大;各种基质性质还不为人详细了解;营养液管理技术性强、难度大等。因而现阶段国际上无土栽培基本是向着两个方向发展,即一些发达国家的自动化无土栽培和其他地区和国家的简易型无土栽培。如荷兰,占总设施园艺面积90%的无土栽培,基本上实行的是自动化、工厂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程序化管理;而我国农民的资金技术满足不了以上要求,同时国内市场还不健全,除政府示范和科研需要外,在生产应用中,均向着实用、有效、简易的方向发展。简易化无土栽培即在保证发挥无土栽培优势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生产技术,降低生产成本,便于推广应用。目前,无土栽培在我国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处于试验示范阶段。众多的科研院所及生产单位对无土栽培技术做了大量的试验和探讨,为推进我国无土栽培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极有价值的研究。现就我国目前推广应用无土栽培技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汇总如下:
1.因地制宜,发展和建立有本地特色的无土栽培
自然资源、生产技术、市场环境等因素,要求各地不能全盘照搬外地生产方式和管理方法。如栽培基质的选择,应在实验、试验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利用本地资源;营养液配方因各地水质、化肥种类等的不同,应做出灵活调整;根据各地区消费习惯及气候不同,无土栽培的作物种类和时间安排也应有所不同。如鲁SC、华南深水培技术,只适于当地规模化发展。
2.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由于技术不成熟,无土栽培不增产,甚至减产的情况时有发生。不难看出,无土栽培的高级方式应为无基质的水培或气培。然而,这种做法缺少了基质的缓冲能力,植物根系直接处于营养液中,营养液的温度、pH值、各成分的细微变化,都会为根系感知而引起生长发育方面的相应变动,因而各种生理性障碍发生的可能性会明显增加。与之相应的营养液管理的自动化程度,管理的复杂性都要高于基质栽培。现由中国农科院蔬菜所推行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只需浇灌清水,后期追加些化肥,便能获得较好的产量,被称为“农民实用的无土栽培技术”;生长周期短的芽(苗)菜生产或叶菜类生产,对营养液需求较简单,无经验用户也容易掌握,若进行果菜等长季节作物的无土栽培,可以在借鉴的基础上,经试验性探索,再大规模投入生产应用。
3.简化技术
无土栽培除要求一定的保护性设施管理外,主要包括基质选择、处理、营养液的配制与管理等。而其中又涉及到各种基质对营养液的相应要求,不同基质的各种理化性质、生物特性,营养液各化学元素的量与形态及液温、pH值、EC值(电导率)、杀菌净化等管理都较传统土壤耕作复杂得多,或属全新技术,故一般农民难以全面掌握和运用。这就需要各地农技或科研部门,把特定的无土栽培技术总结,制定成简便易行的操作步骤,而农民只需按此操作即可。如需配制当地某种作物的某种无土栽培方式所需的营养液,农民只需购回特定的专用复合式完全化肥,加入到一定量的水中便可使用,在一定时日后,再加入要求量的部分或全部营养物质即可。使各种管理操作均有类似的“指导”可循。
4.降低成本
无土栽培技术在较发达地区多使用专用设施、设备。如成型的各种栽培槽、商品化基质、营养液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