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培方式进行郁金香商品化生产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最早尝试此项技术的并不是荷兰人,而是丹麦和瑞典的一些球根花卉种植者。但只持续了几年时间,便由于一些技术问题无法解决而中断了对此项技术的应用。对郁金香水培技术进行改进和推广,使其真正具备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可能,还要归功于荷兰人。特别是近几年,郁金香水培技术在荷兰迅速推广,越来越多的球根花卉种植商开始选择水培技术代替传统土培方式从事生产。今年春天,应荷兰球根花卉中心的邀请,记者前往荷兰参观并考察了水培郁金香的生产和科研情况。在荷兰球根花卉中心技术顾问布斯曼先生的带领下,记者首先走访了两家用水培方式生产郁金香切花的公司。位于安代克市的艾伯曼公司是由艾伯曼夫妇共同经营的,以前以种植番茄为主,1989 年逐渐转向球根花卉生产,目前采用1400 平方米的温室生产郁金香切花。去年,艾伯曼夫妇用水培的方式种植了4万株郁金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他们的切花生产全部采用水培,总量预计将达到200万株。在艾伯曼公司的操作间里,记者看到了用于水培郁金香的针式栽培盘。栽培盘呈长方形,由黑色硬塑料制成,栽培盘底部布满长约5厘米的针状物,用于固定郁金香种球,每个种植盘可以种植上百个种球。种球的种植完全采用机械化操作,一条种植流水线一个工作日可种植10万个种球。种球栽种到栽培盘中后,就向栽植盘内灌水,之后移入生根室培养,最后再移至温室中直到现蕾、采收。参观的第二家公司是斯马克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10 年,公司第三代接班人---彼得·斯马克接待了记者。与艾伯曼夫妇不同,彼得采用水培方式生产郁金香曾走过一段弯路。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彼得就尝试着用水培方式生产郁金香,但因为水培后球根易发生细菌病害而不得不放弃。几年后,斯马克公司不断壮大,实力逐渐增强,加之郁金香水培技术在荷兰不断得到改进,2001 年,彼得尝试用新的水培方式种植了30万个种球,结果大获成功。今年,彼得大刀阔斧投资60万欧元改进了生产设备,500万个种球全部采用水培,切花产量提高了10%至20%。斯马克公司采用的是一种名为"荷兰水培盘"的栽培盘,盘中的每个栽培穴均为六角形,底部镂空,组合在一起类似于蜂窝状。生产切花的温室有2200 多平方米,温室的一侧是种植室,工人在里面完成种球的种植和灌水工作,另一侧则是切花剪切、包装车间和种植盘清洗流水线。装满种球的栽培盘被排列在温室内的苗床上,随着植株生长逐渐将苗床向温室的另一端移动。到现蕾采收时,苗床移进采收区,工人开始采收鲜花,之后只需穿过一道门就可以进行剪切包装了。合理的生产流程和高度的机械化操作,使工人的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因此偌大的斯马克公司只雇佣了两名工人。即使在最繁忙的季节,也只需再雇佣几个临时工便可完成所有工作。据布斯曼介绍,刺激荷兰种植者尝试水培技术的主要原因是1988 年荷兰政府颁布的一项环保法案。该法案规定,截至2000 年,含有农药、肥料等化学残留物质的废液排放量要缩减60%。这一规定导致众多农业生产企业必须在治污方面加大投入或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由于栽培用水可以循环使用,不存在废液排放的问题,同时也比土培更加经济,因此一部分种植者将目光投到水培技术上。但郁金香水培技术在荷兰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以水作为栽培基质,种球如何固定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栽培盘,并不断淘汰不适用的类型。由于水培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细菌病害,出现叶片倒伏、开裂及种球质量下降等问题,水培方式曾一度中断。但关于水培的试验和改进并没有就此停止,正是由于种植者和研究人员的不断努力,才使水培方法得以逐步改进,并最终应用到规模化生产中。除了不需考虑废液排放之外,水培还具有机械化程度高、采收速度快、温室环境及产品清洁度高、农药使用量少等诸多优点。从1997 年开始,水培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荷兰花卉种植者的认可。1997 年水培郁金香年产量占荷兰郁金香生产总量的0.8%,而今年,这个比例就上升至40%。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水培生产系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静水系统,采用针式盘作为栽培盘;另一类是活水系统,采用荷兰水培盘、X型水培盘或直接将种球固定在铝合金苗床上。基质采用自来水或20%的自来水与80%的雨水混合物,调节适当的PH值和EC值,并加入适量的肥料即可。切花采收后,苗床和栽培盘内残留的水可以集中起来用于冲洗苗床和栽培盘,并可回收处理,再次作为基质使用。为了减少病菌传播,栽培盘使用后要及时进行消毒,一般采用蒸汽熏蒸或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既然水培具有如此多的优点,最重要的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那么目前中国的种球种植者能否使用这种方法呢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