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一户的花农小规模生产,力量薄弱,如果大家联合起来,把分散变为集中,提升整体优势,就会促进了各家各户的发展。团结起来力量壮大的道理,在日本渥美町小花屋花卉联合社得到很好的体现。
由26家花农组成的小花屋联合社,年销售菊花1300万支,销售额达10亿日元。这其中有一半的销售额来源于年初接的定单,另一半尽管是临时预定的,市场会提前通知要多少货,但价格往往是事先就谈好了,价格比较稳定。因为品质好、数量又有保证,所以,日本的几家鲜切花市场会主动找上门来销售他们的产品,小花屋联合社销售菊花的价格在同行里总是名列前茅的。他们创造的经济效益也因此会比一般的生产者高。而这些成绩的取得,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花农们组合在一起,成立联合社。
5年前,13位菊花生产者自发组合在一起,成立了小花屋花卉联合社。后来又有生产者加入进来,形成了现在规模。联合社负责人小久保是种植菊花的高手,在日本菊花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他的带领下联合社逐年发展壮大起来。小久保说,大家有一个共识,组建联合社的目的不是联合社为每个成员服务,而是每个成员要为联合社服务。所有的成员都有责任维护联合社的信誉,通过联合社销售的产品质量必须一致,规格、包装要统一。同时大家有义务交流技术,共同提升产品的质量。
联合社给花农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促进了产品的销售。小花屋联合社与花卉市场订有长期的供货合同,市场要货量比较大,一家一户很难满足,大家把货集中在一起才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其次是品质有保证。尽管市场对菊花的品质没有规定标准,但花农们为了维护联合社的品牌,保证经营的稳定性,大家商量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而且要求比较高,以保证标准的长久性。小久保说,随着大家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进入特级品的数量逐年增多。第三技术交流促进技术水平提升。联合社有专用的仓库,每个星期有3次集中出货。大家利用这个机会聚到一起,发现问题,互相交流,改善提高。在平常的日子里,联合社成员中的第二代,经常到各家进行访问交流。一般来说,进入联合社的成员水平都差不多,近年来,也有些技术稍差的生产者加入进来。开始时,他们的产品属于低档产品,但一年后,在大家帮助下技术水平提升了,产品质量也提高了。第四,经济效益显著。联合社曾测算过,联合社的成员单位生产面积(约合3.3平方米)的收入是2.3万日元,而一般花农单位面积的平均收入在1.5万日元左右。
在产品销售方面,联合社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大家共同来解决。例如,到联合社统一出花的时候,大家把货按等级分好,集中到仓库。有时供货量超过了需求量,多余的切花就需要通过其他渠道销售出去,这时会产生差价,差价会由大家一同分摊。另外,每个成员交货时都有自己的编号,如果有的成员没有按照标准分级,在一级品混入了二级品,那么,市场反馈回来信息,反映某编号产品有问题,则该成员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小久保说,联合社是个集体,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她的声誉,联合社能健壮的生存下去也就保证了每个成员能健康的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