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滇池浮水植物资源化利用研究”项目近日在呈贡县大渔乡通过验收。此举标志着对滇池水葫芦的治理和利用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利用废弃物在农村工业化集中生产供应能源成为可能。
该项目把以水葫芦为主的滇池浮水植物和农作物秸秆等农田废弃物作为沼气发酵的主要原料,在水葫芦或农田废弃物的集中产出地区建设太阳能热水调温中温钢体沼气池,通过对打捞后的水葫芦等浮水植物或农田有机固体废弃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并用沼气进行发电或通过管道、压缩灌装后将沼气作为农村的生产、生活能源。发酵后的渣液则作为经济型液态有机肥还田,达到变害为宝、变废为宝的目的。
这一项目由昆明榕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研究,并经昆明市科技局邀请省市有关专家现场考察。专家认为,水葫芦的中温沼气发酵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可促进滇池水生植物和农业有机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农村提供高效清洁能源进行了有益探索和技术支持,具有推广价值。
另外,该项目在呈贡县大渔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试基地建成的200立方米太阳能中温钢体沼气池,填补了我省大中型中温沼气池建设的空白,也是中国第一个应用太阳能调温的工业规模沼气池,该研究成果总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