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线”、“防火林”,虽一字之差,却相差千里。
如果把连绵一体的山林,比作一头浓密的头发。“防火线”即是在头上剃出一条线,线上没有一根头发,既难看,而且还得为不长出新发每年投入;“防火林”,却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再植上其他品质的“头发”,除耐火,还能保护生态、保养水源。
不过,这一小步,却带来森林防火的一大步。
现场:很不一样的树
昨天,记者来到临安天目山的横坞附近。这里种植了10年的木荷防火林,该林带宽12米、长30公里。
从山脚爬上山,一路上都是密密麻麻的各种树木。地上堆满松软的枯枝落叶。到干燥冬天,一点就着,且火势蔓延很快。
爬到一座山的山顶,大家看到截然不同的一副景象:山脊上稀疏地种着一种一人高的绿叶植物,树冠呈绿色,生机勃勃,与其他树种易区分。这就是防火树种之一———木荷。
“每年我们都派人上山扫掉落叶。”天目山管理局保护科副科长陆森宏说,“即使不扫,这里落叶也没有山坡上那些树种多。另外,它们也不太容易烧起来。”
回顾:防火线破坏生态
“这里原来也是防火线,就是把树和草都除光,只剩下泥土。”林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余树全教授提醒,“你看,山顶上已经露出岩石,泥土都被雨水冲走。”水土流失,这就是防火线带来的最直接负面效果。
据称,在2004年杭州开始建设生物防火林之前,防止森林火灾,大都采用防火线措施。由于破坏全部植被,火势蔓延到这里时,可能就传不过去。从远处看去,只见一条突兀的黄色土线出现在绿色树林之间,样子很不美观。
除“形象不好”外,每年都要派人去防火线清除小草,不仅人工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每公里每年要1千元左右),老用除草剂,还会污染环境。
解密:既耐火又“吸水”
所谓的生物防火林带,是在防火线基础上,种植耐火树种。这样当火势蔓延到这里时,就能被阻隔掉,不会再传播下去。或者火势明显变小,很容易就被扑灭。
有神奇抗火烧功能的树种,包括木荷、杜英、青栲、苦槠、青冈等常绿乔木,还有杨梅、茶叶、杨桐等经济型防火树种,以及桂花、含笑、冬青、女贞、木莲等园林绿化防火树种。
这些防火树种,本身材质就不容易燃烧,另外,大片种植成林后,它们会营造一个小环境,特别能保养水源,里面泥土特别湿润,温度特别低,和其他树种形成的树林,有明显不同。
火苗到达这里很快失去“威力”。
长远:防火林威力初显
余教授估计,目前防火林厚度15-20米,每公里造价在一万元左右。虽然暂时看比防火线贵一点,但防火线每年都要追加投资。
随行专家分析,类似天目山横坞的木荷林,营造成本每亩在430元左右,比一般纯粹人工造林成本还要低。而且这种防火林,非常适合南方天气及环境。
据统计,从2004年开始到去年底,杭州已经完成528.3公里防火林带工程,保存率达到90%以上。
三年来,防火林带逐渐成林,防火效益显现。仅仅在建德,就有五六次森林火灾被防火林带所顺利阻隔。
2005年清明节,建德林场一个名叫三塘坞的小山岙。一位村民上坟用火引发火灾,火烧到防火林带时,几棵木荷树被烧焦半边树干,树冠的半边叶子被烧焦了,但树没死掉,火也到此打住,没再蔓延下去。
“防火林造好后,可谓一劳永逸,用上几百年也没问题。”余教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