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翌春芽萌发时,芽孢子生芽管,穿透表皮或自气孔侵入嫩叶。当年病叶产生的子囊孢子及芽生孢子于春末夏初成熟,4至5月时发生严重,借风力传播,随着气温升高,一般不再侵染,一年只侵染一次。气温超过30℃即不发病。春季低温多雨时利于该病发生,江河沿岸、湖畔、低洼地亦多发此病。
2.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植株叶片,严重时也可危害花、幼果和嫩枝。感染此病的植株春季展叶后呈皱缩波纹状,叶尖和叶缘反卷,叶面凹凸不平。以后随着叶片生长,叶色逐渐由黄绿色变为紫红色,叶肉增厚变脆,凹凸程度增大。春末夏初时,叶片表面生成一层白色粉尘,不久,病叶变黑,枯萎脱落;嫩枝感病后短缩、肿大,呈灰绿色或黄色,病枝上叶丛生,严重时枝条枯死;病果发育畸形,果面
龟裂,果毛脱落,但表面光滑。
3.防治措施发病初期,及时摘除初期显现病症的病叶,以减少病源传播;早春芽膨大而未展叶时,喷4至5波美度石硫合剂;展叶前喷0.1%硫酸铜溶液也可有效进行防治。
四、立枯病1.发病特点
由立枯丝核菌引起,发生于苗期,可危害100多种植物的播种苗,以嫩茎扦插的含笑、大丽花、翠菊、菊花、吊兰、松叶牡丹等的苗也极易感染。
2.危害症状病菌多从上土表侵入幼苗茎基部。发病时根部先变成褐色,后成暗褐色,受害严重时,韧皮部被破坏,根部成黑褐色腐烂。此时,病株叶片发黄,植株萎蔫,枯死,但不倒伏。病菌也可侵染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引起叶枯,边缘产生不规则的水渍状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很快波及全叶和叶柄,造成植株死腐,病部有时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
3.防治措施严格控制苗床及扦插床的浇灌水量,注意及时排水,注意通风;晴天要遮阴,以防土温过高灼伤苗木,造成伤口,使病菌易于侵染。注意园区清洁卫生,及时处理病株残余,不使用带病菌的腐熟肥料。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烧毁。对被污染的苗床,如继续用于扦插育苗,或用于扦插的其他土壤,在扦插前,可用福尔马林液进行土壤消毒,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液50毫升,加水8至12千克浇灌于土壤中,浇灌后隔1周以上方可用于播种栽苗;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处理土壤,每平方米用混合粉剂8至10克,撒施土中,并与土拌均匀。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五氯硝基苯6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用64%杀森锌按1:2混合后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400倍液,或15%恶霉灵(土菌消)水剂450倍液,每平方米用药液3升。
五、黑斑病1.发病特点
黑斑病是月季的主要病害,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盘形式在枯枝或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中下旬开始侵染发病,7至9月为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扩大再侵染。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低洼积水处,通风不良,光照不足,肥水不当等有利于发病。
2.危害症状叶、叶柄、嫩枝和花梗均可受害,但主要危害叶片。
(1)发病初期叶表面出现红褐色至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定形的暗黑色病斑,病斑周围常有黄色晕圈,边缘呈放射状,病斑直径约3至15毫米。后期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病害严重时植株下部叶片枯黄,早期落叶,导致个别枝条枯死。
(2)叶片上出现褐色到暗褐色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其上生长黑色霉状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早落,影响生长。
3.防治措施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注意整形修剪,通风透光;秋后清除枯枝、落叶,及时烧毁。新叶展开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至10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500倍液,7至10天施用一次,连喷3至4次。
(本文图片由侯和菊提供)
白粉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