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国第29个植树节,按照惯例,许多单位这一天都会组织干部职工到具体地点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这种在法定“植树节”集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是植绿护绿的表现之一,也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屏障的公益行为,但我们的植树活动却不应仅仅限于“植树节”这一天。 国家之所以要设立“植树节”,是为了引导全民绿化家园,改善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植树节”应该是植树活动的一个倡导性标志。而这一天国家领导人和地方主要领导干部之所以集中走出户外植树,也是为了彰显党和政府对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重视。而现实中有不少单位仅仅把植树活动限于节日这一天,节日之后不再谈植树护绿的行为,就是一种片面的认识。 首先,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各地适合植树的时间也不相同,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具体天气变化状况确定合适的植树时间。例如目前几天的天气,中原地区植树是极佳时间,但东北地区出现中到大雪,毫无疑问,这样的天气是不能开展植树活动的。同时,我国还有一些地区处于气候不稳定状态,还有相当一部分地区气候并不适宜植物尤其是树种生长,如果片面地把植树活动理解为集中在“植树节”期间,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 其次,要保证树木成活率,各地必须根据树木自然生长规律,对所植树木加强科学护养。根据树种成长的规律,树木种植以后的近一个月时间是最关键的时间段,如果这一段时间管理不好,容易导致树苗生命夭折。因此,即便是集中植树活动结束,也并不意味着植树的结束。而现实中有些地方之所以植树年年搞、年年绿色增添不多,一个关键的原因就在于把植树理解为种植,而不是把植树当作一个过程,没有理解到植树本身是为了“植绿”,而不是为了“植数”和追求一种暂时的“植”的举动。所以,科学的态度应该是种植加上短期的管理,当然,长期的管理更好。 所以,“植树节”只是一个全面义务植树活动的倡导性标志,而不是植树活动的时间浓缩。我们可以在节日举办不同的“植树”、“植绿”仪式,但不要把所有的植树都集中在这一天。各地应根据实际,实事求是地倡导植树月、植树周甚至是护绿月、护绿周,这样才是对国家设立“植树节”的科学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