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珍稀濒危植物种植资源,研究濒危植物生殖生物学,开发与利用云南省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正是在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10多年的努力下,云南省的野生生物资源呈现上升态势。
提起云南的植物,总会让人们浮想联翩:这里有古陆生植物的活化石,与恐龙同时代的桫椤、有古老渐危植物苏铁;有历经百年风雨仍迎风绽放的古山茶,还有让人食之唇齿留香的珍稀野生菌。神奇的彩云之南,素有“植物王国”的美称,这里野生植物资源丰富,不仅表现在种类成分多、地理替代现象显著,且具有众多原始古老的类群、特有类群丰富,在《中国植物红皮书—珍稀濒危植物(第一册)》中,所列的388个濒危物种,云南就占了一半以上。 然而,在这些让欣喜和激动的植物大观后,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现实:在云南,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珍稀植物种,有一半物种处于濒危状况。也就是说,云南目前约有1500—2000种植物处在濒危之境。
对自然界日益深入的了解,使人们认识到,生物物种及基因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植物物种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对于提供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食物至关重要。在自然界的生物量中,有95%以上是由植物的或作用所形成的。没有植物的多样性,便没有生物的多样性。专家指出,野生植物本身保有遗传功能,各种植物相声相长,不仅可促成其成长,也可抵御病虫害的攻击。
然而,日渐减少的植物,尤其是珍稀植物,使云南这个生物多样性地带受到考验。专家们忧心忡忡地表示,目前因一些植物的减少,已使其种群难以繁衍。而一个物种的灭绝,有可能导致几十个物种的灭绝。
物种的消失和生存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目前,人类尚无法阻止物种的自然灭绝。但是,人类却可以创造条件,减缓物种消失的速度,保护那些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而又对人类有重大价值的珍贵、稀有、濒危植物。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1987年,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正式成立。中心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保护好原生地适当数量植物居群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引种繁育、有效利用、建立产业。也就是说,中心将对本省境内的一般珍贵、稀有、濒危和有重要经济开发、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植物种源进行多步骤保护,首先是保住原生母本群体,然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适度引种、培育和繁殖珍稀濒危植物。
自成立之初至今,云南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中心在国家环保总局、云南省环保局及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下,在珍稀濒危植物种植资源保护、濒危植物生殖生物学等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不少受到高度威胁的物种得到了抢险性的保护。除了实行圈地保护,防止现有的珍稀植物死亡或消失,中心还对植物园、基因库、繁育基地等培育的珍稀濒危植物,实行迁地保护,进行引种和繁育。据介绍,目前中心在珍稀植物保护中,以就地保护为重点,以迁地保护为补充。中心现已存有国家及省级公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0余种,对包括云南金钱槭在内的一些濒危植物进行了迁地保护。到条件成熟时,这些经过人工繁殖的濒危植物将逐步回归到他们原来的生态系统中去。科学的研究,无疑为那些面临消失的濒危物种打开了一扇生命之门。目前,中心已准备在西双版纳、丽江、思茅、文山及元江等地建立云南特有的种源保护、开发利用的群体基地和区域网络。
到现在为止,云南省珍稀植物保护基地面积已达2000多亩,珍稀植物有了较大增长。初步遏制了生物物种灭绝的趋势,植物资源呈现上升趋势。云南省林科院以及一些地方公园和苗圃都积极进行了珍稀濒危植物的引种繁育工作,群众性参与物种保护的局面正在云南形成。云南省珍稀濒危植物引种繁育卓有成效的工作,已经得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国家环保局以及国内外有关环境组织的认可和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