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在亮:“一般10枝,20枝吧,那时候,很少的。”
周洪亮业余时间卖柳条,每个月都能额外挣到几百元,后来他开始尝试把龙柳条送到一些花卉批发市场,但没有人愿意长期订购,因为他的产品色彩单一,用量并不不大。直到2002年5月,周洪亮在南京推销时,一位花店老板留住了他。
花店老板:“我觉得这个东西,烘干了以后,染成各种色,对于我们配花来讲,也很丰富。”
陈诚经营花卉已有20年,对市场有着敏锐的判断
花店老板:“我们也是从一些报纸或者从一些其他的信息方面,感觉这个干花,应该是国外市场已经在大批走,那么国内市场肯定会上去的。”
花卉市场上把所有的干燥的植物都叫做干花,虽然当时国内已经有很多人涉足干花制作,但大部分厂家染出的干花都容易掉色,而当时陈诚的手里,正好找到了一个干花染色的方法,
花店老板:“当时我就跟他商量,我说这样子吧,你是不是到我这里来看一看,完了以后能不能给我批发,如果觉得可以,也这个量,那么在色泽方面,可以教你一部分。”
学到了陈诚的染色方法,周洪亮从上海辞职回家,开始批量生产龙柳条,以每条2元的价格批发给陈诚,由陈诚在南京销售
花卉经销商储诺:“最好的就是这个线条好,好配花,它不管什么花都能显示出,它的那种个性,那种美吧。”
通过陈诚,2003年周洪亮在南京销售了20万条龙柳,后来,周洪亮开始自己到广州上海等地推销龙柳条,由于色彩丰富,容易搭配别的花材,渐渐在一些花卉市场站住了脚,到2004年底,周洪亮靠龙柳条赚了20多万元。这时,仅靠收购花农房前屋后的龙柳已经不够卖了,周洪亮请当地村民专门为他种植龙柳。以每根1毛到2毛钱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
新河镇解桥村村民于长高:“因为它是个柴火,烧柴火的东西,能卖到一两毛钱,我们非常高兴的。”
2005年6月,周洪亮在广交会上认识的一位荷兰客户订购了50000根柳条,当他兴冲冲跑到村民家里购买原料的时候,村民门却异口同声地说,自己种植的柳条不卖给他了
周红亮:“我一听这个话,我当时都吓懵了,为什么吓懵了,因为我跟人家合同定好了,如果说我不给他供货的话,他们很可能就向我索赔呀,那是叫我倾家荡产的,我赔不起的。”
原来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村里出现了一些周红亮靠龙柳赚了大钱的传闻。
农户:“据说他们弄到南京上海浙江那边,要卖到8、9毛钱一棵,还有我们听说这个龙柳到外国,出口到外国呢,说能卖到几十块钱一棵,我们感觉非常的,认为这个东西他们卖钱太多,我们卖他几毛钱一棵,一两毛钱一棵,有点太亏了,很不是滋味。”
于是感觉卖亏了的村民这次商量好了都说不卖给他了,周红亮经过了最初的惊慌之后,猜出了这些人的本意
周红亮:“其实他们是想涨点价而已,并且他们并没有门路,没有渠道去销售,而且他们的技术也根本就没有技术。”
眼看交货日期就要到了,急于买到原料的周红亮第二天决定每根龙柳收购价涨到4毛钱,以为价钱提了一倍多,对方会满意,没想到,这样轻易涨价,却让村民们更加不买帐了。
农户:“他给4毛,我们知道这个柳给他们赚钱多,我们就不想卖给他,我说你们给4毛我们不卖,你给5毛钱。”
虽然交货日期迫在眉睫,但这次周红亮还是等到三天以后,才答复他们的要求。
周红亮:“最后我答应他们,就按每条0.5元的收购价,全把它收购过来。”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