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城市,每隔五百米;中型城市,每隔三百米必建
[背景]
两会刚结束,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就传来消息,我国城市绿化工作原来的“见缝插绿”方式将转变,绿化将被纳入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整体规划。北京、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城市,每隔500米要有一个大型公共绿地,中等城市300米要有一个公共绿地。以往绿化工作更注重城区,今后将注重向城乡绿化一体化转变。
“其实,我省包括成都在内许多市州,早在2、3年前,就提出了每隔500米一个大型公共绿地的建设方向,而且正在按照这个步骤进行建设。”省林业厅绿化委员会负责人陈昌久告诉记者。
成都:公共绿地,何时来我家?
家住成都市金牛区的姜涛最近很高兴,一见朋友就下“请帖”———“年底到我家那边来玩嘛!家门口的金牛公园年底就要开放了!”
这个规划占地面积约76亩的现代化综合性公园,位于金牛大道和金府路交界处,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负责人认为,此公园建成后,将使成都主城区范围内的公园布局更加合理,公园用地趋向平衡。
33.65%、36.46%和9.22平方米,这是成都市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的数字,这组数字助推成都最终获得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及“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都市园林局一份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成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26.5%,2006年就达到了33.65%。数字表明,绿地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大增加了。两年前实行的市民“出门500米”见绿工程,让市民一出门就能感受到绿色园林的气息。如今,成都市区及其周边范围已分布了近40个公园。
南充:近在咫尺的小游园
朋友宋先生一脸炫耀地说,离他居住的小区200米远处,就有一个4亩多的小游园,春天看花、夏天纳凉,舒服极了。以前一直觉得,住进了楼房,就不能再奢望绿树成阴的院坝,如今,大块的绿地只有咫尺之遥,天天都能看到,也会觉得养眼。
南充现有绿地面积为66.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8%,人均1.47平方米,按照《南充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绿地指标》,城市绿地面积应为154.52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3%,人均2.61平方米。去年,《南充市绿地系统规划》出台,这是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依据南充市建设山水型川东北现代化大城市的发展目标,结合南充的气候、地形、植被等方面因素,进行长远期生态规划设计。按照《规划》,南充全城将规划建立“六园四带”,它包括6大风景公园、6个居住区级公园和4条绿化带,公共绿地正在扩建之中,越来越多的绿色地块,将出现在百姓身边。
乐山:保证“绿线”不可动摇
在绿地系统规划上,“绿线”将成为城市绿化的“控制线”和“保障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变更和调整城市绿线;不得擅自在城市绿线范围内进行建设和设置其他设施,更不能进行经营性开发……在两年前就实施的《乐山市城市绿线管理实施办法》中,绿线的严肃性不可动摇。
建筑物的外立面所不能超出的界限称为建筑“红线”,而城市“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界线。据该市园林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乐山滨江绿化带、滨河绿化带等地,已经提前做到了500米之内有可供游人休息的公共绿地,且保护状况良好,还带动了周边的房地产开发。按照《实施办法》,每块公共绿地都纳入了规划范围,确定了包括面积、绿化率在内的指标,正根据各方面情况进行审批。如今,城区已基本形成以城市小游园、街头绿地为点,城市道路绿化带为线,城市绿心、广场、大佛景区为面,以城市滨河、滨江游憩林荫带为环的城市绿地系统。
[专家声音]
“绿量”平衡更关键
“仅仅有绿化率还不够,单位面积上的绿量是否充足和平衡更为关键。”有关城市规划专家如是说。据陈昌久介绍,大树变小树,城市中心的绿地移到了郊区,“绿量”相应减少了。植物的生态效应是通过“绿量”发生作用的。一平方米面积上,如果仅有草皮,维护起来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和成本,而且不能起到遮阳的效果。因此,环保和园林部门都提倡绿化物种的多样性,应注意观赏功能和生态功能相结合,同时,在城市建设中,尽量不要改变城市中心繁华地带的绿量,能保则保。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有关人士也认同,目前成都公共绿地服务半径太大,不能保证市民对绿地的需求。业内人士指出,每个公共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