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峡江,春风已染绿了两岸。坐在快艇上,放眼望去,
柑橘带,朵朵白花点缀在绿叶中;
茶树林,枝头正绽放新芽……
依旧是漫山遍野、生机盎然的绿。三峡水库蓄水后,直接受淹没影响的陆生植物物种有120科、358属、560种,其中绝大部分在其他地区也广为分布,并不是淹没区所独有。
在轰轰烈烈的大移民过程中,另一批特殊的“移民”也悄然加入搬迁行列,它们就是受到蓄水影响的三峡珍稀植物。为保护三峡陆生水生动植物物种资源,三峡总公司投入3.49亿元,建立了陆生、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对淹没线以下的273种特有植物进行“搬迁”保护。
抢救“植物大熊猫”
4月2日,记者在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参观了“三峡库区消涨带植物群落”。这里,弯弯的溪流,突兀的岩石,组成一个“大峡谷”,一道水泥坝拦在“峡谷”之上——俨然就是一个微缩了的三峡库区!
布满卵石的“沙滩”上,生长着一簇簇珍稀植物。其叶若
荷,其茎似铁的是
荷叶铁线蕨;枝挺叶茂,如一位磊落不羁的名士的是疏花
水柏枝;中华
蚊母树正绽放出片片嫩芽……
“可以说,三峡珍稀植物我们这里基本上都有了,就像政府要安置好三峡移民一样,我们也为这些‘植物移民’安置了一个家。”专门从事三峡植物研究的王勇博士说。
三峡库区地处中亚热带北部地区,是中国植物区系的核心部分,也是中国第三纪古老植物的“避难所”。据《中国植物红皮书》记载,三峡库区有各类植物6000多种,其中珍稀植物47种,库区特有植物37种。
2003年6月1日,三峡库区开始蓄水,一期淹没线是海拔135米。在未来三峡水库进入正常运行期,由于蓄水、放水引起江水涨落,水位会在145-175米之间变化,因涨落形成的地带就是人们常说的消落带或消涨带。被誉为“植物大熊猫”的荷叶铁线蕨和疏花水柏枝,就生长在这个区域。
“三峡消落带植物的生长规律与普通陆生植物刚好相反,它们在夏
秋季常被水淹没,停止生长,处于休眠状态;在冬春季露出水面,进入生长繁殖期。”王勇说:“三峡大坝在汛尾蓄水,汛期放水,使它们原有的生长规律颠倒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这些植物可能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一个物种的消失,往往会造成几个以它为伴生的其他物种的灭绝,从而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导致生态灾难。从1996年开始,武汉植物研究所与不断上升的水位赛跑,开始了三峡珍稀植物“大移民”!
为了给这些珍稀植物提供一个更接近原生长地的生活环境,课题组从三峡库区运了十几卡车的沙石。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共投入400万元,终于完成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