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已全面启动实施。为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确定的战略任务,云南省根据自身情况及地方特色优势,已把
花卉产业列入了科技支撑项目,其中《云南球根花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已开始实施。
据了解,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花卉产业中,球根类花卉占有重要地位。
百合、
唐菖蒲、彩色
马蹄莲等球根类花卉约占全球切花产值的四分之一。球根类花卉因效益高、技术难度大,成为了花卉产业的制高点。我国球根花卉的品种、种球及配套设备绝大部分来源于国外,云南每年从
荷兰进口的种球占全国总进口量的60%以上。因此,云南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花卉强省,必须开展球根花卉的科技创新,打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品种、种球、配套设备的国产化。由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为主持(牵头)单位,以骨干企业为主体,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整合多方资源,立项并组织实施的《云南球根花卉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国家级星火产业带——云南花卉星火产业带实施的重点项目之一。本项目是以花卉产业化生产中效益最大、难度较高的百合、唐菖蒲、彩色
马蹄莲等球根花卉为重点,构建花卉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示范完备体系,建立球根花卉研究开发平台与创新团队,培植产业龙头企业,实现品种国产化、种球国产化和配套设备国产化,构筑我国球根类花卉产业的全面科技支撑。
该项目实施周期4年,总投资5500万元,申请国家资助资金180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内容涉及新品种研发创新工程、种球繁育体系及配套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切花生产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有害生物和质量技术研究与应用、配套服务体系建立和关键配套设备国产化研究等六大工程。至“十一五”末,将育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百合新品种3~4个、马蹄莲新品种2~4个、唐菖蒲新品种2~3个,投入规模化生产比率40%以上;收集种质资源2000份,其中百合1500份、马蹄莲300份、唐菖蒲200份;建设20亩种质资源圃;建立种质资源评价、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种性保持的技术体系。至2010年,年产种球9000万头,商品切花7700万枝;百合种球国产化率达60%,彩色马蹄莲和唐菖蒲国产化率达100%;加工(储)贮运处理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示范带动全省球根类花卉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实现年产值25亿元,出口额5000万美元;成果示范推广1万亩,技术服务覆盖面达85%以上,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2万农户脱贫。该项目的实施,将促进云南花卉星火产业带的全面建设,同时也为云南乃至全国球根类花卉的生产、贸易奠定厚实的科技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