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民丁先生是一名摄影爱好者,每年南京鸡鸣寺附近
樱花盛放的时候,他都会去拍照。对比近十年的照片,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樱花颜色越来越白了。而气象专家解释说,这是气候变暖的一种征兆。今天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记者昨日采访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气象专家,专家提出,如果不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随着全球变暖,不仅植物生育期会缩短,颜色也会失去原来的鲜亮。
南信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正华博士告诉记者,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动植物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正不断地改变着其活动范围和行为,而这样的变迁正在引起生态混乱。他举了个例子,南京老山地区和七里河湿地的夜鹭,每年的
秋季都要迁徙到南方,而去年冬天开始它们不再往南迁徙。
温室气体的排放不仅造成了全球气候的变暖,对植物的外观也有直接的影响,胡正华博士和他们的课题研究组发现,今年南京鸡鸣寺的樱花有些“特别”,最直观的感觉就是花朵的颜色变浅了,花瓣也变薄了。而经研究发现,是由于该地段的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把原本鲜艳的花瓣“漂白”了。而这样的反应最明显的是在南京的燕子矶。今年春天,该研究组在燕子矶观测发现,今年燕子矶的植物颜色全部变浅,不但颜色变淡,叶片也变得蔫黄,没精打采地耷拉着。这源于周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使得植物叶片上的气孔全部张开,导致水分散失得快,叶子萎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