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2000年太湖水变清”目标,当时估算每年进入河道和湖泊的工业废水只有5.4亿立方米,生活污水的年排放量也只有3.2亿立方米左右。而到了2000年,排放的污水量却增加了5倍:监测数据显示,当年太湖流域点源污水排放量53.3亿立方米!
太湖,我国第三大淡水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流域面积36895平方公里,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地区最重要的水源。打开地图会发现,如果把太湖流域视为人体的话,太湖就是上海和苏锡常、杭嘉湖7城市的“心脏”。纵横交错的河网,就是维系该地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类“血管”。
既然如此,治理太湖不是一省一市的事情,环湖城市必须携起手来!
“我们的态度是从自身做起,带头治理太湖。”无锡市有关人士表示。他同时大声疾呼:“太湖涉及苏浙沪两省一市13个县市,沿湖城市都要积极治污,共同保护太湖1
“一定要树立一盘棋的观念。”区域问题专家、华东师范大学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徐长乐认为,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现成的机制和载体,比如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关键是如何增强其权威性,使其充分发挥管理、协调、监督的职能。同时,在上下游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功能区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利益补偿机制。
“不要总等到发生危机才想到共同治污,这样往往会很被动,经济损失不说,还可能引起公众恐慌,影响经济和社会的正常运行。”徐长乐说。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