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偏关县,几乎每一处山头山沟都可以看到茁壮成长的小树。
国家生态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多年来,为改变当地的荒山野岭,偏关县的几十个造林专业队或贷款、或借债,纷纷投入到一个又一个的绿化工程当中。
几年过去了,数十万亩荒芜的群山披上了绿装,但参加造林的不少造林队负责人却因负债累累而东躲西藏。是上级的专项款没到位,还是另有原因?5月中下旬,记者前往偏关县,就
部分造林负责人反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投诉 绿化功臣拿不到绿化款
从1999年开始,偏关的刘文斌经有关部门同意,并与县生态办、县林业局签订相关协议后,组织了一个四十多人的造林专业队,开始在当地绿化荒山。贷款7万余元,向亲朋好友借款,为完成造林任务,刘文斌把办法都想遍了。
在他和专业队的努力下,座座荒山披上了绿装。几年下来,刘文斌所承揽的造林工程都顺利通过了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验收。
该到收获的季节了,刘文斌一次次拿出这些年的账目,看看究竟能赚多少辛苦钱。可是,他来到偏关县林业局才知道,除有关部门已给付的25万余元,其余的85万余元成了始终拿不到的死账。
王保珍的境遇与刘文斌类似,从2000年到2003年,他带领队员先后承揽了县里的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项目工程等共15000余亩,应得工程款50多万元,可当地林业部门只给付了21万余元。
遭遇类似状况的远远不止刘文斌和王保珍。今年5月初至今,本报先后收到的投诉材料、证据多达上百页,其中提到的受害者就包括王瑞、李满全、王在宽、王峚荣等十余人,另外还有近十家专业队的造林款也没有拿到。根据材料上提供的情况,记者粗略统计,当地有关部门有300余万元款项应该给付专业队,却没有到位。
调查 群山绿了,造林人却穷了
接到读者反映后,5月8日、5月25日,记者先后两次前往偏关县进行调查。车过朔州,沿着井万公路(井坪至万家寨)进入偏关县境内后,原本宽敞、平坦的路面变得狭窄、破旧了,但两边的群山却变得满眼绿色。
每年入春以来,内蒙古、陕西一带的扬沙、沙尘暴,便是通过晋西北的河曲、保德、偏关等县进入三晋大地的。为了制止风沙,几十年来各级各部门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国家生态林、退耕还林等工程。
起早贪黑种树忙
从2000年起,偏关县的王保珍在当地的陈家营乡常家窑子、万家寨镇的火烧墕等地承包8300多亩荒山,进行造林。后来,他在逐年承包退耕还林项目的同时,又于2002年承揽了国家三北防护林在偏关县天峰坪、鸥犁嘴一带的造林工程。
天峰坪、鸥犁嘴,这些地方后来被验收的专家称为“连人都难以站得住的山峰”。为了完成工程,王保珍叫上五十多岁的老伴,和四五十名工人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带上一天的干粮和树种上山忙碌着,直到暮色来临,他们才下山。为保证成活率,王保珍又带人到十多里外的村子用农用三轮拉水。
专家竖起大拇指
第二年,有关部门的初步验收结果出来了,造林地方基本上达到了国家标准。3年后,最后的验收日子也早已过去,省里和国家的有关专家看到这些林地后,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你们太伟大了,竟然能够在连人都难以站得住的山峰上种树造林。”
三百多万空拖欠
听着专家的赞扬,王保珍无比欣慰。可他到了县林业局听到的却是坏消息,除了前期有关部门给的一万余元,县林业局再不答应给一分钱。这样,光是2002年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款,县林业局就欠下王保珍近10万元。加上以往的造林欠款,偏关县林业部门一共欠下王保珍30万余元。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