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记者在往昔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安顺市西秀区新场乡龙桥河畔看到,两岸青山绿树,河水明显变清。当地群众介绍,自从沿河两岸石旮旯退耕还林后,土地沙化现象得以扭转,土地产出率增加了1成多。
西秀区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山区。过去,由于人口密集等因素导致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尤其是安顺市区周边,光秃秃的石山为数不少。为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该区提出“环境立区”战略,决定将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的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决战石旮旯探索石山造林新路。
从2003年到今年4月底止,西秀区多渠道投入造林资金1亿多元,使全区有林面积从76万多亩增加到近100万亩,3年多新增有林地面积20余万亩,年均有林面积增长3.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8个百分点。仅今年就已完成清黄路绿色通道工程造林1.2万亩,退耕还林8000亩,封山育林及以植代播等1.2万亩以上。
为确保农户“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能致富”,西秀区在坚持生态优先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采取林茶结合、林药结合、林竹结合、林果结合等多种模式。同时,大力推行和发展“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生态林业结构调整,扶持林业龙头企业,初步走出了林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之路。如旧州镇发展的林木黄姜、林木刺梨种植模式,新场乡建立的经果林基地,轿子山镇发展的林木与篁竹草套种,龙宫镇、华西办、东关办等地的金银花基地等模式已让退耕还林农户尝到甜头。
在探索石漠化治理攻克石山造林方面,该区经过两年分别在东关办砣宝山、大水沟等地进行试点的基础上,掀起了石山造林高潮。石质山地造林采取了人工爆破客土、大钵容器苗、ATP生根粉、高能抗旱保水剂等科技含量高的造林技术,有效克服了恶劣的地类条件,使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均达到了90%以上。记者在该区小龙潭村看到,石旮旯里新植的100多亩树已成了一道绿色景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