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以规划谋划长远,以实干立足当前,以产业带动农户,以边贸开拓市场,以科技促进增收,使新农村建设既体现长远效益,又带来眼前利益,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硕果染秋映笑颜
金秋时节,柑桔黄了,蜜枣红了,板栗裂了,贡菊开了,丰收的美景让农民绽开张张笑脸。这几天,对杞梓里镇农合村徐尚文户来说可算是财源滚滚,喜笑颜开。作为当地的山核桃种植大户,今年他家收获山核桃生果7000公斤,收入6.44万元,创下该县种植业有史以来单项收入的最高记录。而歙县东南边陲高寒山区金川乡柏川村的章金泉同样喜尝丰收甜蜜,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家今年的山核桃收入能有26000元。这个云天之上的小山村象他这样山核桃收入2万元以上的就有5户。金川乡今年全乡山核桃产值达到120多万元,比去年翻了一番。杞梓里镇龙门川自然村,这个只有104户的山村今年采收鲜果25万斤,每公斤销价达到9.2元,产值115万元,平均每户收入达1.1万元,人均3200元。
连日来,该县山核桃的主产地三阳乡,人来车往,成为全县山核桃交易运销的集散中心,当地顶龙、立安和粒粒三家山核桃加工企业与浙江商贩一起竞争收购,既方便了农户销售生果,也为农民带来了竞价收购的增收财运。在现场,该乡党委书记洪筱明告诉记者,该乡今年山核桃产量达1300吨,产值1200万元,同比增收33%,仅此一项人均增收135元。据统计,该县三阳、杞梓里、金川、岔口、武阳、新溪口六大产区4.8万亩山核桃生果产量达4250吨,产值3825万元,成为历史最好丰收年。
十大基地拓财源生态经济贯穿农林产业的方方面面。为形成产业集群,该县结合“十一五”规划,围绕茶叶、蚕桑、贡菊、水果、山核桃、竹木、
花卉盆景等10大优势农产品,加快十大基地建设。在茶业经营上大力推广无性系茶树良种和无公害绿色、有机茶生产技术,培育知名品牌,进一步增强茶叶的市场竞争力。今年茶叶总产量6570吨,产值1.9亿元。目前全县有机茶基地1.5万亩,绿色食品茶基地近10万亩;在蚕桑主产区,加大桑树、蚕种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今年该县2.5万养蚕户春、夏、中秋三季养蚕7.1万盒,生产蚕茧3300吨,晚秋蚕饲养1.8万盒。预计全年蚕茧产量将达到4000吨,茧农收入突破8000万元。全省第一养蚕大县再奏丰产丰收高歌;在黄山贡菊优势产区,大力推广无公害贡菊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提高了黄山贡菊的单产和质量,获得国家质监总局授予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标识使用权。贡菊无公害生产基地万余亩,贡菊规模企业10多家,年销售额近亿元。
在竹业发展中每年规划新造竹林5000亩,改造垦复竹林5000亩,全县发展竹林面积13.5万亩,其中毛竹10.1万亩,雷竹等小径竹3.4万亩,竹笋年加工量0.5万吨。石门和长陔两乡拥有竹林万亩以上。形成长陔、绍濂、长标“笋干之乡”和徽城镇问政山的“鲜笋之乡”。拥有绿韵、富明等竹加工企业15家,以及大量的竹产品粗加工家庭作坊。石门乡石门村家家户户搞竹编,成为远近闻名的“竹编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