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拙政园园林水质改善示范工程建成并运行,拙政园的水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已基本达到景观水体质量目标。示范工程在池塘清淤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工强制水力循环系统,种植了具有净化效果的沉水植物,配合放养水生生物,以构建一个良好的水生生态系统,园林水经地下渗滤及一体化高效体外处理系统的处理后进入水力循环,可以有效改善了水体的水质。
拙政园池塘水体示范工程研究主要结合长期的水质监测,及相关的小试研究和中试研究结果,进行示范工程系统的整体集成和工艺设计和施工。江苏省苏州科技学院沈耀良教授表示:这项示范工程研究和实施的技术关键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首先,课题组在确定以水力循环流动为纽带的基础上,还要确定以使这个园池塘水体实现景观水体质量要求及维持其自身修复激化为前提所需的水力循环布置方式、运行方式及水力控制方式,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作为其他各示范工程的纽带和桥梁,并通过水力循环令各示范处理措施得到有效发挥。
其次,根据不同处理措施,确定其对污染负荷的削减能力和要求,并据此确定不同处理系统的工艺设计条件和运行参数。研究的目的,是要根据拙政园的水体质量及其变化状况,确定合理的渗滤系统设计负荷、运行控制方式以及沉水植物的种植区域、栽种密度、植物类型及面积等关键的工艺参数。
另外,课题组还在不同示范工程技术投入运行后,通过合理的控制运行方式使各技术实现有效、合理的有机组合,以示范工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对各运行和处理系统建立了技术集成体系。在本工程的系统集成中,水体的循环流动为整体系统的核心,通过水力循环,不仅可有效消除池塘水因季节性翻塘而导致的泛黄浑浊,同时还能将池塘中不同地点的水体输送至池塘各处,以均化水质。
对于季节落叶及地表径流等造成的对水体质量的外源污染,课题组采取了异位处理系统,包括地下渗滤系统和一体化处理设施。通过这些设施,能够持续削减水体中的污染物,以维持水体持续的自身修复能力。
沈耀良介绍说,我们对拙政园内池塘的水质进行了每半月一次的定期监测。截至2006年8月上旬,课题组共对拙政园进行了82次监测,获得了大量的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拙政园水体水质总体得到了明显改善。监测结果显示,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综合指标如高锰酸盐指数等,浓度已基本不随季节发生变化,总体处于Ⅲ类水水平。水体的感观指标在治理后有显著的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