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程增加造林计划的想法,育苗生产难以进行大规模的总体调整。
(二)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缺乏,供应压力增加。当前,随着各林业重点工程逐步进入攻坚阶段,造林地的立地条件越来越恶劣,造林难度增加,各工程对抗逆性树种品种种苗的需求逐步加大,而抗逆性树种种苗在当前的种苗生产供应中所占比例偏低。
(三)良种使用率偏低。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种苗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良种生产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但由于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良种使用补偿机制,使得造林部门在造林投入相同情况下,由于价格因素(良种种苗价格高于普通种苗),为降低造林成本,造林用种苗普遍选用普通种子和普种所育苗木,良种使用率难以提高。今春调度数据显示,大部分省区良种使用率偏低,个别省区仅为2%,西部省区与沿海和东部省区有较大差距。
(四)长途调运的苗木质量堪优,种苗质量监管和执法工作任重道远。立足本省区、本地区,“就地育苗、就近供应”是搞好苗木生产供应的基本原则,是保证适地适树和造林苗木质量的重要措施。长途调运苗木,一是降低了苗木质量,提高了造林成本,也严重挫伤了当地林农育苗生产积极性。二是助长了行业腐败和不正之风。在利益等因素的驱使下,一些地方在本地苗木生产能够保证供应的情况下,跨地区、跨省区长途调运苗木,增加了种苗质量监管难度。
四、对策与措施
一是继续加强种苗信息调度工作,以信息引导市场,减少种苗生产供应的经济损失。由于当前造林计划与种苗生产供应衔接不到位等原因,种苗的盲目生产和造林任务的调减造林成了种苗数量的大量积压。
二是利用科技手段,加强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大力研究和推广抗性树种、品种,培育良种壮苗,发展容器育苗,调整造林绿化种苗生产结构。在苗木生产供应上,各地立足苗木自给,支持和鼓励容器苗生产企业扩大容器苗生产规模,加大生产力度,尽量满足林业重点工程和城市绿化,特别是恶劣造林地对容器苗的需求。鼓励对抗性树种、品种的研究、培育和推广,积极调整树种、品种结构,引进优良树种、抗性树种品种。着力解决当前种苗生产中树种、品种结构矛盾。
三是尽快建立良种使用补偿机制,提高造林良种使用率和良种生产积极性。要提高良种生产积极性,必须首先建立一种有效的良种使用激励机制,鼓励造林部门大量使用良种,提高良种使用率,解决当前良种生产能力增加而良种使用率依然偏低的矛盾。为此,我站将大力开展调查研究,为尽快争取建立良种使用补偿机制做好前期准备,为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打下良好基础。
四是加强林业重点工程种苗使用和调拨环节的质量监管,提高工程造林质量。今年,我站将林业重点工程用种苗作为种苗质量抽查工作的重点,明确要求工程省区加大对重点工程使用种苗的抽查力度,对调入调出和造林地种苗质量要进行重点抽查和质量监管,不合格的种苗要当场销毁。今年,我站将加大产种、用种用苗量大的省区的种苗使用、调剂、调运全过程的质量监督,对不采取得力措施,造成所调苗木发生严重质量事故的行为要进行专题整治和查处。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