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梭乡位于贵州省独山县城南部6.5公里,占地面积157平方公里,人口16646人,辖13个村113个村民小组。该乡以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按照“文明生态、科技示范、乡村旅游、务工带动、扶贫推进”五种模式示范点的要求,引领和推动了全乡“建设家乡,改变家园、美化家庭”建设热情。
里腊村拉麻组有46户农民,依托本地良好的交通、水源和气候,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由“蔬菜协会”负责全村蔬菜的统一“规划、供种、技术、收购、销售”,解决了农户种菜的后顾之忧,通过试验示范、办点示范、科技培训,该村“黄瓜—四季豆—莲花白”、“
西红柿—黄瓜—榨菜”、“细刀豆—甜玉米—脱毒洋芋”等不同模式的种植已普及,加之近年反季节蔬菜和订单蔬菜价格不断猛升,“万元田”已不是拉麻群众梦想,而成为家家户户增收的实际。作为无公害蔬菜的认证点,拉麻组家家改圈,建沼气池,已成为“二元母猪”示范村,户均两头二元母猪,户均2亩经果林每年至少给每户带来4000多元的纯收入,一个“猪—沼—菜”、“猪—沼—果”的立体农业产业链逐步成熟。
店下村店下组有90户人家共385人,历来有种植
花卉苗木习惯,在村支部的带领下,通过“支部+协会”的工作模式引导,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向协会运作,由庭院向大田,由零星向规模,由品种单一向品种齐全,由纯粹种植销售向配套服务经营”五大转变。在苗木种植大户黄胤松,养殖大户刘朝明的带动下,全寨共建沼气池80口,改圈150间,养殖二元母猪80头,三元仔猪1500头,发展种植户30户,种植花卉苗木800余亩,不仅包揽了本地绿化用苗,而且远销云南及两广地区,“猪—沼—苗”的生态发展模式使店下组富了起来。通过县、乡扶持9万元,群众自筹25万元,投工5000多个,不仅把2004年水毁后宽5米的“高星桥”架起,而且铺实了村寨硬化、家庭美化、思想进化之路,在店下生生入学受教育,人人合医来参保,家家关心计划生育,户户为店下荣誉而添光,自然成为了乡里“文明生态”示范点。
和平村马桑组只有15户人家,文革时期因支持大河水库建设而不得不让库水无情无偿淹没各家土地,现人均不足0.2亩,原来还可以享受国家居民粮油补贴政策,国家取消该项政策后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总是无法妥善解决。从而导致青年人离乡离土、老年人年年上访,干群关系很不融洽。该寨依山傍水,植被良好,有风景秀丽的大河水库辉映,常有客人前来垂钓、游玩,但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不配套。为把该寨打造成“乡村旅游”示范点,改善干群关系,乡里通过以工代赈资金给予每户6000元山上搬山下建房补助,并在民政局帮助下,投入3万余元物资,硬化道路和环岛路,围绕水库做乡村旅游这篇文章,如今已引回不少常年外出的青年人回家搞建设。
“五种类型示范点建设,直观地向当地群众提供了学习样板,也启发各村寨明确了努力方向,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已转变成自觉自愿发展的行为,落实到着力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变上,有力地推动了和谐尧梭的构建。”尧梭乡党委书记朱幸梅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