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005年是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大幅度下滑的年份,也是药材种子、苗木(以下简称种苗)市场跌入谷底的时期。2006年我国药材市场将走向何方?是继续低迷,还是全面复苏?这是广大药农和药商关注的焦点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2006年将是我国药材种苗市场跃出谷底的一年,是全面复苏的一年,也是产销两旺的一年。
据笔者调查,2006年的药材种苗市场出现的新变化将突出体现以下四个特点,点评如下,仅供药界同仁参考,不当之处请不吝指正。
一、热起来
药材种苗市场在沉寂了二年之后,在2005年底和2006年初悄然发生了变化。先是从东北、华北、西北“三北”十余个省区开始,打破沉寂局面,有动销迹象,之后逐渐热起来,进入2006年,销售热升温。“三北”药材种苗市场的销售热浪,逐渐波及到西南、华中、华东、华南等许多省区。在全国各地的药材种苗市场上,关注种苗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的农民和经销商多了起来;一些资金雄厚的庄家大户开始大量囤积畅销价升和紧缺的种苗;一些早已停业、废业的种苗经营专业户又重操旧业,投入资金,扩大经营规模;到种苗市场探盘问价,筹划2006年药材种植的农民络绎不绝;许多省市县的农业科技部门、药材信息部门和种苗公司联合举办技术学习班,请专家和专业人员讲授药材种植技术,已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来学习的农民比往年增多。据有关媒体报道,进入2006年后,从北方到南方,通过铁路、公路、邮政、物流等运输部们交付的药材种苗数量骤然增加,增幅在50%左右,由于现有运力不足,一些运输公司不得不增加车辆以满足各地种苗运输的需求。以上种种迹象表明,2006年新一轮药材种苗销售热拉开了帷幕,随之而来的便是2006年新一轮药材种植热。
二、动销早
往年,在全国各地的药材种苗销售市场上,一般在春耕前的一个多月才开始动销,这次则不同,早在2005年秋季之后,“三北”地区的药材种苗市场就开始动销了。动销初期入市人员不多,销售量平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入市人员与采购量与日俱增,进入2006年后各地市场药材苗木购销呈现火爆场面,高潮迭起,热浪此起彼伏。药材种苗动销早、购销热这一市场新变化,使许多药商甚至业界资深人士所始料不及,这一新动向不但引起了中药界多商的密切关注,更引起我国高端经济研究人士的高度重视。
三、销量多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药材种苗市场不但动销早,而且销售量也大于前两年。据对
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陕西、山西等“三北”地区的几处药材种苗市场的走势调查,销售量、销售额分别较前两年增长35%和43%,为历年所少见。其中,2004~2005年连续2年货源短缺、价格上扬的药材品种的种苗销量居其他类品种之首,如:甘草、黄芩、黄芪、远志、山药、白术、板蓝根、龙胆草、北五味子、王不留行、人参、菟丝子、北沙参、牛蒡子、桔梗、柴胡、防风、白芷、当归、丹参、辽细辛、红花……。由于大货走动加快,批量成交增多,零星交易频繁,加之库存空虚,导致不少品种脱销断档,甚至出现争购现象。
四、价格涨
“物以稀为贵”,这是市场经济的一条永恒的定律。在各地药材种苗市场上,由于一些品种的热销抢手已经断档,拉升价格不断上涨,涨幅较大。在全国各地药材种苗市场上,价格普遍上涨是大趋势,其中50个重点种苗的平均价格已经上涨30%以上,部分品种涨幅已经高达1~5倍,甚至超出该药材市场售价的5~10倍。由于种苗短缺,已引起不少庄家大户囤积和炒作,他们由探盘药材而转向探盘种苗,以谋取暴利。据调查了解,以下药材种子涨幅较大,有:北五味子由上年(下同)的50元(千克价,下同)上涨至95~100元;白术由20~22元,上涨至90~93元;板蓝根由3~4元,上涨至5~6.5元;黄芪由10元,上涨至20元;桔梗由15元,上涨至25元;黄芩由35元,上涨至45元;红花由28元,上涨至43元……。此外,丹参、人参、瓜蒌、山药、旱半夏、三七、玫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