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的赵璧全老人,对铜陵古树名木进行第三次普查。直到2002年10月,他才跑遍了全县各乡(镇),这也是赵老最后一次普查铜陵的古树名木。在这次普查中,他自费2000多元,拍摄了100多个胶卷,回来后,他将这些资料按乡(镇)顺序,整理出15卷300多幅图片和1万多字的文字资料。
这批珍贵遗产理应受到人们的保护。遗憾的是,赵老在这3次普查中发现,虽然现存的铜陵古树名木大部分生长良好,但人为损害仍在继续,加上近年来一些生长在山坡村旁的古树受到杂树杂草的侵蚀,使一些古树名木生长受到新的损害。同时,有些人为了发财牟利,向外省出卖古树的也不少,使现存古树的生存岌岌可危。这些“树中珍宝”、“活的文物”若在这一代人手中因忽视保护而消失,岂不令人痛心吗?
于是,他呼吁市、县有关部门,尽快制定保护铜陵古树名木的规则,指派专人保护古树,对所有古树实行挂牌,并教育广大群众要自觉保护好自家村旁屋后的古树,使一些濒于死亡的古树恢复生机,杜绝人为破坏古树事件发生。
文物不可再生,死树不可复原。地球上的大树如果不能成为古树,古树如果不能传承下去,责任在人。因此,古树名木还具有“接力棒”的传承意义。我们的祖先把古树名木这笔有形的“活遗产”留存下来,就是让我们能像田径场上接力赛那样把它传承下去,这也是历史和自然向人类提出的重大课题。无疑,“后继有树”是每一代人的责任。我们要把现有的古树名木或即将成为古树的大树,像传承“家业”一样传承给我们的下一代,那必须对本地的古树进行普查登记、挂牌保护。只有这样,才会无愧于大自然的恩赐,无愧于我们的下一代。
赵璧全,这位没有从事林业工作的老人,却如此钟情于古树的研究,把自己的后半生奉献给了铜陵的古树名木。当笔者翻阅着手中“沉甸甸”的300多张图片和5万多字16卷的原始资料时,感受到的是一位老战士、老党员对祖国的爱、对自然的情,我深深地被赵老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古树研究的执著精神所感动。
如今80岁的赵老已经无法再去查看他钟情半生的古树了,他躺在床上,惟一的愿望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接受他倾20年心血积存下来的原始资料,为后人保护好铜陵古树名木提供参考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