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总收入超过2800亿元,增幅连年稳定在20%以上。
●农业产业化进程进入全面收获期。五年来,建立国家级、省级农业示范基地9个;规模经营农业园区130个;各类农产品龙头企业1000余家;年成交额超亿元市场20个;346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带动18.2万农户走上致富路。
●农民收入进入持续增长期。人均年纯收入年均增长超过10%。
●农民生活质量进入稳定提高期。茅山革命老区3500多农户的草危房改成新瓦房;93.4%的农民享有医疗保险;农村孩子全部得到义务教育;村村通上公路和电视电话,农民足不出镇就可享受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流火的季节,火样的激情,在4000平方公里农村大地上,200万常州农民“昂首阔步”小康路!
五年来,是什么,让农民的小康之路走得如此坦然?靠什么,“三农”诸多难题得以化解?
答案是:来自市委、市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探索与实践。
九龙飞舞,舞出现代农业新格局 农业增收的路径在哪里?
一年一度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几乎都在强调一个关键词:现代农业。
市委书记范燕青曾指出,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业收益,要一抓优势、特色、品牌,二抓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三抓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四抓外向型农业。
市委、市政府的强势推动,激发农业加速结构调整。
常州市立华畜禽有限公司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和主打产品的自主创新,带动规模化合作农户800户,为农户增收3000余万元,其主打品牌——“雪山草鸡”已顺利走入上海、浙江、安徽等20多个省、市。
盛产中华绒螯蟹的金坛市,今年又接到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等客户的不少订单,长荡湖蟹目前在港澳地区十分俏销,每只可卖到75元港币。
经过五年发展,常州农业已经摆脱了水稻、小麦、油菜为主的“老三样”,以武进优质稻米、“雪山”草鸡、夏溪花木、长荡湖中华绒螯蟹、天目湖鱼头、溧阳白芹、太湖
银鱼、金坛食用菌、横山桥百页为首的“九龙”,成为常州特色农产品走向全省乃至全国的“领头羊”。
至2005年,全市
花卉苗木面积达20.5万亩,水果生产总面积近8万亩;拥有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206只、绿色和有机食品70个;相继建成“雪山”草鸡等4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长荡湖绒蟹等5个省级示范区以及一批市级示范镇(区)。
股份合作,“改”出强村富民新途径
“增收致富靠改革,安逸生活靠改革。”这是农民的心里话。
针对农村集体资产“增值难”现状,横山桥镇率先大胆尝试,将村、组集体资产量化折股分给村民,成立村股合作社。该镇将集体资产划分为资源性、经营性、公益性三类,规定“分资到民”的资产原则上限于经营性资产。在股权设置上,设集体股和个人股两类,规定集体股比例组级一般不超过30%,村级不超过50%。
大范围的改革大幕已拉开。至今已有105个村599个组实行了改革,其中有56个村342个组组建了股份合作社,折股量化集体资产13.84亿元,13.69万人喜领股权证或股东资格证;有49个村257个组进行了社员资格界定,11.26万人享有社员资格。
股份制改革一举两得。
今年1月6日,横山桥镇省庄村18组村民方惠云拿着刚分到的1600元红利,高兴地说:“比种田强多了。”去年6月至今,该镇在试点基础上率先全面完成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三井街道巢家社区以建设标准厂房——出租——再建设等方式作为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的主要路径,目前已建标准厂房2万多平方米,吸引了25家内、外资企业近1亿元投资,集体经济每年固定收入在250万元以上。
改革不仅明晰了产权主体,创新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而且顺应了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进程,维护了农民利益。
五年来,“三大合作”改革成为了强村富民的重要途径。除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外,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围绕培育龙头合作社,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向紧密性、股份型发展。到2005年底,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346个,共吸纳会员4.1万人,带动农户18.2万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