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总额达到17亿元。同时,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改革取得了试点突破,已建立了8家土地股份制合作社。
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农民兄弟“掉队” 改革开放20多年来,茅山老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发展相对薄弱,尤其是当地群众的生活还面临着许多困难。
“没有老区人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市的小康!”市长王伟成的话掷地有声。五年来,一系列扶贫帮困措施伴着浓浓爱心扎根茅山老区,其主攻点和着力点就在经济薄弱村与低收入户。
围绕发展一方经济、实现农民增收,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推出“五件实事”举措:加快老区的劳动力转移步伐,做好农民的培训和就业工作;加大社保扩面的力度,进一步巩固、壮大社会救助体系;开展政策扶贫、开发扶贫、结对扶贫;引导当地农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规模、高效农业,让农民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2003年至2004年对老区草危房的集中改造,使茅山革命老区14个乡镇的3500多农户的草危房全部变成新瓦房。数据表明,老区农民2005年人均收入达5500元,村级集体经济年增幅达两位数。
对市域范围内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状况,我市突出扶贫重点,实现优势互补,积极实现东西部统筹发展。后周镇玉华山村、社渚镇山丘村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步伐,去年村民人均收入分别达5600元和5780元。穷得出名的西岗镇
黄金村,受以工哺农之惠,上年经济总值4940万元,人均收入5600元。
同时,我市改变以往“输血式”扶贫,而是注重增强农村自身的“造血”能力,不断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2005年,全市农村的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100%,教育部门实施的“5112”教育富民工程确保了农村从业人员的年培训率在45%以上,每年有4万农民经过培训实现就业转移。
目前,各地农村虽然发展程度有高低快慢,但却没有小康路上的“掉队者”。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2元,增幅为12.30%,连续两年居全省前列,为全市的小康进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乡统筹,农民生活日趋城市化
“农村像城市,农民像市民。”这绝不是一句空话。五年来,我市以规划先行,不断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和村镇现代化建设、文明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种田不再“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几千年”。
水稻传统栽插被机械所替代。2005年新增水稻插秧机966台,机种面积达43.03万亩,其中机插秧面积33.53万亩,新增插秧机数量和机插面积均位居全省第一。麦子生产告别历史,从收到脱,由“洋马”、“久保田”新颖农机全程作业。
农村公共设施日臻完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8%;农村公路改造1407公里,总投资11.8亿元,乡村道路建设和改造任务两年完成;59个建制镇城市化率达56.1%,建成省级示范小城镇12个,建成农民住宅12212万平方米,供水管道3604公里。
农民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居有屋:按照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民住宅集中布局,实施农民居住示范点建设工程。五一村、新华村、狄坂村等一批现代化农村居民点迅速崛起,新北、钟楼、戚区、横山桥镇及20个市级现代化先行示范村的“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卜弋镇殷村专门邀请省内建筑设计专家,规划设计了380栋农民公寓和农民别墅,使村民全部入住现代化住宅小区。
病有医: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185万,参保率达93.4%。
老有养: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农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和“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90%以上。
乐有所:吃完晚饭,洛阳镇洛阳村年过六旬的村民沈蓓莉就风风火火地出门了,当她来到镇上影剧院门口广场时,20多位中老年舞“搭子”已在现场热身了。一阵欢快的乐曲声响起,大家一起跳起了健身操,舞起了飞凤扇。其实,洛阳村夜生活是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
行有车:全市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摩托车77辆、汽车2辆;此外,每百户农民有彩电122台、空调53台、电话97部、移动电话95部
上一页 [1] [2]